左建利
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心理慣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習慣,無疑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王爾德說:“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焙昧晳T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的一生,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勤用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教師。學生如能主動借助工具書,就能自行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提高語文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最重要的工具書是字典,二至六年級每冊教材均有查字典的練習,目的就是使學生熟練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具體的做法是:學生在課文預習時,至少查五個生字詞;在課堂上盡量選擇典型的字詞讓學生當堂動手查字典,重在義項選擇;在課外閱讀時,遇到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務必翻閱字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另外,《詞語手冊》也是小學生常用的工具書,教學中也應加強指導,讓學生正確使用,防止養(yǎng)成抄襲、依賴《詞語手冊》的不良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工整、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的習慣
中國人愛好書法,注重寫字,過去用毛筆,如今普遍用硬筆?,F(xiàn)在廣大的青少年硬筆書寫水準之低下,已經十分令人憂慮。部分青年人認為,能夠流利、快速地使用電腦打字就可以替代用筆書寫,這種觀念、認識是錯誤的。書法是中國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中國人值得驕傲、自豪的,工整、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是每一個中國人應具備的能力之一。曾有人說過,書寫是人的第二張面孔,可見,學生能夠工整、規(guī)范、流利地書寫漢字是多么重要。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許多個書法家,像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蘇軾、張旭等大家,現(xiàn)代有啟功、趙樸初、龐中華等,看著他們筆走龍蛇、洋洋灑灑、行云流水般的書法,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像他們那樣能書寫中國漢字的愿望。作為教師、家長,要對學生寫字時的坐姿、執(zhí)筆方式、工整程度等嚴格要求,鼓勵學生工整、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
三、培養(yǎng)學生提前預習的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边@句話強調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包括以下內容: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fā)現(xiàn)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等等。這樣,教師講課時,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的接受。預習可以有學期預習、周預習、日預習:學期預習,是在發(fā)下新書后,學生在對新書感到特別新鮮、特別好奇的情況下,對課本目錄做一個大體的瀏覽;周預習,學生要獨立進行,需要特別細致,讓學生往后看書,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筆特別標記出來;日預習,如果周預習特別細致,那么一般不需要進行日預習,如果周預習比較粗,或者沒有進行周預習,則需要進行日預習,一般20分鐘即可。
四、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學習的習慣
“語文是思維的素養(yǎng)”,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語文。在課堂教學與課后輔導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因此,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發(fā)表各自不同的見解,當然包括與教師所需要的答案不完全相同乃至于相反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于學生不完全符合設計意圖的想法,應該做到不輕易否定,而要敏感地抓住學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地討論?!靶膶2拍苁鲁伞?,學習也是如此。在課堂上,如果學生“人在課堂心在外”,是不可能學到知識的,因此,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課外學習時,教師和家長也要引導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邊學習邊吃東西等不良習慣,從而把良好的習慣帶到課堂中來。平時,還要開展在特定的時間里完成特定的任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逐漸養(yǎng)成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五、培養(yǎng)學生積累優(yōu)美詞語的習慣
語文教學無論如何改革,教材不論改換多少篇目,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必須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學生就很難領略李白杜甫的詩、辛棄疾李清照的詞,學生就領略不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魯迅雜文的銳利。呂叔湘先生也曾說過:“學生能不能表達好,關鍵在于腦子里有沒有可供表達的內容?!彼?,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平時積累優(yōu)美詞語的習慣,要在聽說中積累語言,要在誦讀、背誦中積累語言,要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要在寫作中積累語言。學生經過長期不懈的語言積累,一定會積少成多,為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常言道:“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使學生終生受益?,F(xiàn)在有些學生往往因為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致力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智力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