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推進,大數據時代隨之到來,人們逐漸選擇以數字的形式將信息存儲起來的方式,也因此使得全球的數據量突增。隨著互聯網上的數據信息共享現象的普及,在媒體傳播方面也出現了數字化信息傳播的方式,這樣的局面使得信息安全的隱私問題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數據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進而提出了加強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信息保護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215-01
隨著非結構化數據采集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推進,大數據的產生速度快到超乎了人們的想象。大數據所蘊含的價值十分巨大,因此學者們也在不斷開發(fā)其應用價值,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在網絡上分享信息和獲取信息,信息逐漸地被公眾化,人們的信息隱私保護也受到了威脅?,F如今,全世界的學者們都在努力開發(fā)網絡資源,建立起各種的大數據結構,然而在推進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進程的過程中,也要意識到信息隱私保護的意義,以及可能會帶來的隱私危險。
1.大數據環(huán)境下存在的信息隱私安全問題
1.1企業(yè)中的信息安全
近幾年,因為信息泄漏,電子郵件營銷公司、銀行、酒店、網絡公司、教育機構等數據擁有量較大的企業(yè)都遭受過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處于大數據信息時代中的大多數企業(yè)對于大數據存在的商業(yè)價值逐漸開始重視,同時把大數據系統與自身的業(yè)務特點結合起來,從而最大化地把數據的價值發(fā)揮出來。由于當企業(yè)管理者使用相關的技術獲取到大數據的商業(yè)價值以后,網絡黑客就會侵入到大數據系統中,從而獲取對自身有利的信息,因此針對于數字信息的安全問題,為了能夠應對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威脅,應該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加以解決,并且建立相關預案。
1.2個人數據信息的不當使用
現如今,有許多的網站為了提高網站點擊率,利用互聯網對于信息的傳播和擴散提供的具有高速便捷特性的有效途徑,在未經他人允許的情況下就惡意曝光他人的隱私,以此來達到提高網站點擊率的目的[1]。甚至還有一些軟件和網站為了獲取商業(yè)價值,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通過對用戶的個人數據進行挖掘分析來從中牟取暴利,對于這種違背消費者意愿的行為,消費者自身卻無法知情和選擇,既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對消費者信息隱私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2.加強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應對措施
2.1改進信息隱私保護技術
現階段,在大數據時代下幾種常用的信息隱私保護技術主要有數據匿名、數據加密、數據映射、訪問控制等,然而在現如今,即使在注冊的過程中使用了匿名注冊,仍舊無法躲避黑客的攻擊。因此受這種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新的隱私保護技術應該除了進行數據隱匿的保護外,還應該要有身份認證的技術,并且要把這些技術貫穿于數據形成的整個階段當中,這樣才能充分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然而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使用不得當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技術在國家安全技術人員的手中能夠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法分子的手里就會為人們的安全構成威脅。隨著人們挖掘信息能力的提高,相應的信息隱私保護技術也應該獲得學者們的研究和重視。
2.2完善信息隱私保護法律體系
對于信息的隱私保護,可以從多平方面進行入手,除了技術上的提高,主要還應該增強數據建立者在使用數據和建立數據過程中的隱私保護意識,因此相關的執(zhí)法部門應該建立完整的隱私保護法以及隱私泄露處罰標準,從而完善隱私保護法律體系[2]。在這一方面的工作,美國做得相對較好,其不僅制定了相關的法律,還有效限制了相關的商業(yè)交易,隨著如今大數據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美國也找到了新的保護點。在網絡隱私的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我國做得還不夠完善,特別是電子銀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個人隱私保護更是不完善。因此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要想有效加強隱私保護工作,不僅需要參考技術人員的意見提升信息隱私保護技術,也要有專業(yè)的法律人員進行參與,全面完善隱私保護法律體系,雙管齊下,為人們的隱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總結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雖然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捷,然而卻存在著許多信息隱私泄漏的問題,傷害了用戶的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大數據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促使了技術人員逐漸開始重視對人們的隱私保護。因此為了凈化網絡環(huán)境,切實提高信息隱私保護工作,就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信息保護技術、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措施,并且嚴格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另外,企業(yè)法人以及廣大民眾也應該提高個人隱私信息保護的意識,養(yǎng)成保護個人隱私信息的習慣,用技術和法律實力捍衛(wèi)自身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龍凱,趙相龍,趙群.淺談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數據隱私保護[J].信息通信技術,2016,04:32-37.
[2]劉幾任.淺談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4,31:187-188.
作者簡介:
劉倩(1985-),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工學碩士,石家莊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網院運管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遠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