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卿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板塊。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問題。將以教科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探討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習慣以及能力的有效策略。只有教師將這些策略真正落實到閱讀課堂活動中,落實到閱讀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并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習慣;重要性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以及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習慣及能力的重要性
從目前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來看,盡管很多教師已經有意識地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試圖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然而,仍然存在如下兩方面的突出問題:第一,很多教師只有在上公開課或者展示課時,才能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反之,在平常的課堂上,他們仍然習慣采用語法翻譯法來進行閱讀教學,毫無新意可言。第二,在很多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只注重自己教的行為,卻沒有有效地關注學生學的情況,從而導致很多孩子閱讀習慣極差,閱讀能力也不高。然而,根據本文的研究,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這是因為,只有小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他們在完成不同語篇的閱讀過程中才能真正掌握閱讀的精髓,并且能夠用恰當的閱讀技巧來解決閱讀過程中的難題,從而真正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根據本文的研究,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英語閱讀習慣,教師應該注意如下兩點內容:第一,應該培養(yǎng)孩子們放聲閱讀和默讀相結合的習慣。也就是說,針對不同的閱讀任務和不同的閱讀課型,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來進行閱讀。比如,在早上的晨讀課上,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孩子們:“Boys and girls,now,you should read this passage aloud with your group members.”通過這種大聲閱讀,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方面存在的問題。但是,對于一些閱讀任務,如快速閱讀文章來理清文章大意的任務,快速閱讀文章來總結文章的題目的任務等等,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默讀的方法來完成。比如,在講解教科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四模塊第八單元Apples are good for us中的閱讀語篇時,為了使孩子們快速得出每段話的段落大意,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Boys and girls,now,you are required to read this passage quickly and try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ertainly,in this process,you can read in your hear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ading speed.”另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除了應該培養(yǎng)孩子們的放聲閱讀和默讀相結合的習慣之外,還應該培養(yǎng)他們每周定時定量完成相關閱讀量的習慣。具體來看,閱讀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引導孩子們每周定時定量地完成相關的閱讀量。在初始階段,教師可以給孩子們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如在周末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某個語篇,并完成相關的閱讀題目。這樣堅持下去,孩子們便會逐步養(yǎng)成按時按量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效率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技巧
為了有效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在平時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閱讀技巧的滲透和穿插,如通過觀察課本中的插圖進行預測的技巧,通過閱讀題目進行內容預測的技巧,通過閱讀每段的首尾句來總結整段大意的技巧,通過閱讀上下文來猜測某一個生詞的技巧等。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把閱讀的任務放心地交給學生,并引導孩子們運用相關的閱讀技巧來回答相關的題目,解決相關的問題,以達到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比如,為了提高孩子們通過觀察課文插圖來預測課文內容的能力,在講解教科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第五模塊Relatives中第10單元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中的閱讀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課本中所配的插圖,并且在此基礎上這樣引導他們:“Boys and girls, just now, you watched these pictures carefully. Now, 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talks about?You can share your ideas with us freely.” 這樣,孩子們便可以根據圖片中的內容,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語篇的相關內容,從而能夠構建相關的內容圖示,并激發(fā)孩子們的背景知識,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正式閱讀的難度。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重點放在簡單解釋語篇中的語言點上。相反,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牢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過程,并能用良好的技巧來解決閱讀過程中的難題,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為之后的英語學習做好準備。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由于孩子們年齡尚小,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該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和興趣進行選擇,從而保證孩子們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蒂娜.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主體教育發(fā)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之一[J].學科教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
[2]顧明遠.再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辯證關系[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校報(教學科學版),2011(9).
[3]王棟.英語閱讀學習策略,我們知道多少?:一項有小學生外語學習策略運用的調查報告[J].外語界(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