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輝
小學的體育教學狀況,目前大多數(shù)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方式方法上,要么老師一管到底,學生緊緊跟隨著老師的指揮棒,缺乏主體的主動參與性;要么,采用放羊式教學,沒有加以必要的引導,把上體育課當成瞎玩,相當部分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出現(xiàn)這種情形,根本還是對小學體育的功用,發(fā)生認識的偏差,總認為體育就是玩玩而已,提高身體素質(zhì)又不是一兩節(jié)課可以見效的。
我們知道德、智、體是教育的三個重要組成,體育是“三分天下”的一方。身體是每一個人發(fā)展的基礎,是其它功能的載體,而體育運動對于人的意志品質(zhì)的鍛造是德育、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當然,教學的目標制定地再完整,最終還得依靠具體有效的教學實施過程。在體育教學中,有效的教學過程,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搖籃。
一、設置簡單游戲,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喜歡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但要在體育課上如何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難題。要想體育課不乏味,體育游戲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點,設計一些簡單地游戲,這樣不但能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享受體育知識和技能獲得的滿足和快樂。
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高級認識能力,是在感覺、知覺、記憶等過程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智力的核心。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為簡單和直接,所以在體育游戲設計中,要優(yōu)先考慮游戲規(guī)則的清晰化、過程的簡單化,便于他們理解和學習。例如在游戲“射紙飛機”比賽中,大家發(fā)現(xiàn)紙飛機射得都不遠,還會受到發(fā)射者用力程度和空氣流動的影響,不但速度慢還身不由己呢。于是,老師提出誰有辦法讓紙飛機飛得又快又遠呢?有的學生提出把紙飛機尾巴剪短一些,這樣就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有的學生提出在剪短飛機尾巴的同時,還可以在紙飛機頭部再剪一小刀,把后面機翼再折進去,露出一個倒勾,然后套上橡膠圈,就像彈弓一樣,利用橡膠圈的彈力,把紙飛機發(fā)射出去。說做就做,通過學生的試驗,紙飛機可以發(fā)射百米之遠,真正在游戲中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又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老鷹抓小雞”這個游戲,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小雞”在“母雞”的帶領和保護下,追捕小雞的老鷹怎么樣也追不到,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很多老鷹就選擇了放棄游戲。這時,老師就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老鷹追捕起來不那么困難?經(jīng)過思考,有的同學就提出用軟排球扔后面的小雞,這樣一換,游戲快樂的本質(zhì)還在,而老鷹追捕小雞就輕松多了。后來,又有同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法很容易讓老鷹仍中小雞,于是又提出只允許老鷹扔最后兩只小雞的規(guī)則。就是通過這樣不斷的思考改進游戲,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基于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興趣容易轉(zhuǎn)移的特點,剛開始時,對某種游戲活動普遍存在新鮮感,但經(jīng)常進行某個單一的游戲活動,學生的新鮮感就會逐步下降,可能會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配合游戲安排的主動性差等問題,這時就需要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以身臨其境的故事情景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主體積極性。所以我在教學“障礙接力”時,我設計了“王二小送情報”這一情景主題,將游戲內(nèi)容故事化。“王小二”將克服各種困難,依次跳過“小河”——爬過“山坡”——繞過“小樹林”——鉆過“山洞”,最后快速奔跑將情報及時、迅速地送到“目的地”。在練習中,學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猶如身臨其境,熱情高漲,興趣無窮,同時在接力過程中他們之間進行相互配合,促進了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練習幾次之后,還可讓學生自己重新設計“各種障礙”的路線,如跳過“小河”——鉆過“山洞”——爬過“山坡”——繞過“小樹林”, 最后快速奔跑將情報及時,迅速地送到“目的地”等。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是長期而艱巨的事情,這種培養(yǎng)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結合體育的學習目標、內(nèi)容、形式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情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精心組織,適時引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游戲結束后,教師要抓住機會及時總結反饋,把一些在游戲中敢提建議,善于思考,互相幫助,勇于嘗試的同學在班級里予以表揚,讓他們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在游戲中能夠出色完成任務的小組,教師也要予以表揚和鼓勵,讓這種成就感成為他們下一次合作的動力。
三、制定獎懲措施,強化學生競爭意識
任何體育游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都少不了競技對抗以及獎懲制度安排。實際上競技對抗是人的能力比較的一種,有比較才會激起學生的游戲欲望,這就需要教師在游戲開始前制定詳盡的規(guī)則,科學分組,將游戲中的目標任務合理安排分配,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游戲?qū)怪衅鸬礁髯缘淖饔?。為了鼓勵學生,競技對抗活動中需要安排相應的獎懲,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適當?shù)卦O立一些小獎勵小懲罰。當然,在懲罰尺度把控上,盡量采用象征性的方式,而不是為懲罰而懲罰,甚至過度懲罰,必須避免學生心理產(chǎn)生挫敗感。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側手翻”時,由于“側手翻”這個技能有點難度,很多學生不敢嘗試。于是我把全班學生3人分一組,制定比賽規(guī)則,看哪一組學生可以在互相幫忙、互相合作中最快學會這個技能,并全部通過測試。優(yōu)勝的小組每人可以獲得一面小紅旗,最后一名的小組要做俯臥撐5下。通過比賽規(guī)則的制定,學生積極性大增,不敢嘗試的學生在另外兩名“合作者”的鼓勵和幫助下,先從體會倒立的感受開始,然后完成劈腿、推手、放腿等動作,逐步掌握“側手翻”的動作要領,達到了教學目標。這樣的獎懲措施,不僅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更是強化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合作與競爭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所有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從小培養(yǎng)合作精神與競爭精神是時代的需要。體育課中的競技運動、比賽、訓練、活動等是培養(yǎng)競爭意識最好的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jù)制定好的獎懲措施,促進學生形成競爭局勢。比如在新學期的隊形隊列訓練中,很多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力都不集中,訓練效果不理想,我知道這是同學之間缺乏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于是我在訓練過程中改變他們“吃大鍋飯”的形式,采取“優(yōu)勝法”,把他們分成4個隊列,看哪個隊走得最整齊,最整齊的就可以提前解散休息,走得不整齊的隊伍要一直練到整齊為止。通過這樣的獎懲方法,既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團隊之間的競爭意識,又可以使他們意識到團隊內(nèi)部的合作必要。
競爭是教師教學的一種手段,它可以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爭取優(yōu)異成績。不管在教學中組織怎樣的競賽活動,都要制定合理的規(guī)則和獎懲措施,使學生明白競爭是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的,不管成功與失敗,機會與風險對所有人都是均等的?!肮礁偁帯辈粌H是體育競賽的宗旨,也是一種道德教育,使人們通過體育活動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和觀念。
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向深入,隨著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提升,體育課程會不斷被重視,體育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在設計游戲時要適當?shù)厝诤弦恍w育的技能,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鍛煉,提高體育技能的熟練程度,并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于年齡相對大一些如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開放式的體育游戲,給予學生們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可以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體育知識,切實提升體育課堂有效性、趣味性、功能性,努力實現(xiàn)新時期體育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