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勤
【摘 要】初中籃球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要立足于學情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組建籃球學習合作團隊,培養(yǎng)團隊默契與合作意識;第二是要協(xié)調好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要與團隊合作的關系,促進隊內和諧團結;第三是通過多媒體信息手段,以賽代練進行團隊合作技術分析,推動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籃球;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
隨著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球運動作為一項全球熱門的體育運動,其不僅承載了學生運動能力、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培養(yǎng),也是落實新課改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平臺。筆者認為,初中籃球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從合作學習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個性化發(fā)展與大局觀的培養(yǎng)上,都對初中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結合初中籃球教學知識點與學情,組建籃球學習小組,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初中籃球教學上一般來說,既有基本的持球練習、過人練習、投籃技術等知識與能力,又有團隊對抗與訓練等。換言之,對于初中籃球教學而言,不僅要進一步強化并鞏固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而且還要重視學生在團隊比賽中作用的發(fā)揮??陀^上這就要求初中籃球教學必須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才能實現(xiàn)初中籃球教學目標。而對于當前的初中生而言,都是2000年之后出生的,且大部分為獨生子女,這就意味著不僅他(她)們的個性化很強,而且比較缺乏團隊合作能力。因而,初中籃球教學要立足于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基本情況,通過一定的策略來實現(xiàn)基本功與團隊合作的同步進行,才能實現(xiàn)籃球的要求與目標。在筆者看來,通過組建籃球合作學習小組,以學生興趣與個體關系為前提,組建籃球小組,不僅有助于學生隊內互幫互助練好基本功,而且也有助于團隊默契的培養(yǎng),從而推動實中生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筆者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學生們確立了組建籃球學習小組的原則:第一是自愿原則,每個學習小組由8個人組成,可自由搭配;第二是必須保證男女比例相對一致。如56個同學中,女生有21人的話,那么每個小組要保證有3個女生。第三是籃球學習小組內的成員水平要高、中、低搭配,不能較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然后讓學生自由組合,如有學生沒有被組合到任一小組,則由教師指定。通過這種方式組建的籃球小組,雖然不會盡如每個學生的心意,但至少在組建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妥協(xié),這為以后籃球訓練與比較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其次,通過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分析,指定籃球學習小組互幫互助對象,以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并在互幫互助中培養(yǎng)團隊默契。最后,所有的教學內容與考查評價都按籃球學習小組這一團隊來評估,即使個人表現(xiàn)再好,而學習小組其他成員表現(xiàn)較差,個人評價也不會很好。這就促進了整個籃球學習小組必須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合作能力。從筆者教學實踐的效果來看,籃球學習小組的組建大大提高了學生們互幫互助的精神,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通過學習小組來推動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籃球教學較好的方式之一。
二、初中籃球教學要把尊重學生個性化與團隊合作統(tǒng)一起來,保障團隊和諧
在筆者看來,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其本質是一個學習團隊在較長時間內磨合、融合的過程,也是學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的一個過程。一方面當下初中生個性較強,無論是從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來看,還是從當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看,亦或是從教育的本質來看,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與滿足學生個性化需要培養(yǎng)初中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前提與基礎。另一方面,把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融入團隊合作,把個體個性化需要融入社會與國家發(fā)展,又是當代教師不可回避的任務與要求。因此,初中籃球教學要把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與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通過團隊和諧團結的建設,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團隊合作的種子,雖然水平不一、能力不一、個性不一,但其具備了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能力。而體育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既要及時排除團隊和諧團結的隱患與誘因,又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把個性化發(fā)展與團隊合作統(tǒng)一協(xié)調,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核心保障。
以籃球的傳球訓練教學為例,一般來說學生們都信任持球能力較強的學生,而由于少數(shù)學生持球能力較差,得到傳球的機會往往會比較少。在團隊訓練中這不僅會打擊基礎較差的同學,還會破壞團隊合作的良好氛圍。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明確要求,每個籃球學習小組成員的相互之間的傳球數(shù)不少于多少,并用4對4半場5分鐘隊內對抗賽進行計算。在練習過程中筆者不斷每個小組之間巡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并通過口令讓學生把球傳起來。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在練習中所建立的信任感慢慢地促進了隊內和諧團結氛圍的營造,而小組成員之間的熟悉度也會使學生個性在磨合過程中一點點融入到團隊合作中。這樣一來,不僅傳球訓練的目標達到了,更為重要的是團隊和諧氛圍也使每個學生相互信任,籃球水平也慢慢提高上來,形成了能力與水平同時進步的大好局面。
三、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賽代練促進學生在籃球教學中的團隊合作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僅使空間距離不斷拉近,更對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很多人看來,體育教學就應該是在操場完成的課程,事實上這是一種偏見,至少是對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教育的不了解。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對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有重要的幫助,對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也有很大的幫助。要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籃球教學中的團隊合作能力,就必須充分調動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用于初中籃球教學,推動學生在籃球知識與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筆者最有心得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就是錄像運用下的技術分析。以上述傳球訓練為例,筆者把手機通過支架固定好,對全場學生的訓練進行錄像,并通過課后的觀看剪輯,就可以把每個小組的練習情況全面的展示出來。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時候,不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且還可以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而事實上筆者最喜歡錄制學生比賽的過程,并通過錄像對場上的情況進行技術分析,特別是對團隊配合進行點評。在筆者看來,初中籃球教學的情況通過一些經(jīng)典的比賽往往可以看到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如在3男帶2女的混合組隊比賽中,男女生的配合往往是籃球學習小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見證,如果其中一隊2個女生接球傳球跑動的數(shù)據(jù)較之另一隊占優(yōu),則不管是比賽結果的勝負還是場面的優(yōu)勢都會偏向于這一隊,而其團隊合作能力則更強。更為重要的是,每次傳球的合理性、攻防的流暢度等都會與團隊合作密切相關,筆者通過室內體育館大屏幕慢放、觀察角度轉換等,都會把每一個團隊合作的不足放大并呈現(xiàn)出來。通過這種技術分析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每個學生都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并從團隊利益的角度重新定位自己在籃球小組內的角色,從而實現(xiàn)了個性融入團隊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初中籃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其實質是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全面對體育課程的性質、任務進行明確,反映當代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價值與意義。而在學習小組的模式下,學生個體與整體的協(xié)調融合,就是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譚秀照.淺談初中籃球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03):110+112.
[2]劉雄雄.初中籃球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7,(02):136+117.
[3]耿學敏.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攻守意識[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03):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