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源
摘要: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文章從多元智能理論出發(fā),分別探討了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學對象、目標、策略及評價四個方面的啟示,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初中語文;啟示
新課改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策略、評價等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而多元智能理論考慮到學生的智能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由心理學家霍德華.力Ⅱ德納提出,他把人類的智能分為數學邏輯智能、運動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八種。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多種智能相互關聯,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一種智能是不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的。而傳統(tǒng)教育理論卻不重視人類的多元智能,過分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很多教育缺點。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雖然在新課程改革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將多元化智能理論運用到教學,教師能很好地找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恰當地激發(fā)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對象的個體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思想都呈個性化發(fā)展,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把每個不同的學生都看做是同一個人來教,抹殺了學生的個性。而多元智能理論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或多種智能。學生是沒有優(yōu)差生區(qū)別的,只要給他們提供發(fā)展空間,每一個學生都是人才。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難易不一的題,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擅長的學生可以回答難一點的題目,以免驕躁;而不擅長的學生,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以此盡可能多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三、教學目標的多樣化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設定教學目標才能開展教學,多元智能理論提倡教學目標的多樣化。教學目標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還應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等,使學生在思想、身體上得到全面發(fā)展。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設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力求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學生多種智能,真正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四、教學策略的針對性
多元化智能理論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學觀,每個發(fā)展中的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教師只有采用針對化的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喜好和興趣不同,都各有所長。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更加有自信,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要求,教學效果才會更好。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每個小組都有不同智能發(fā)展的學生,為小組設定任務,小組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學習,取長補短,最終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多元化發(fā)展。例如,在八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教學中,課前交給學生任務,圍繞“流行音樂”話題展開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事,課上學生自主舉辦討論會,他們可以自由發(fā)表看法,在聽其他同學發(fā)表見解時,要有不同的意見,教師適當做出評論。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學生的多元智能發(fā)展,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
五、教學評價的全面性
評價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極重要的一環(huán),對教學有著極強的導向作用。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評價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興趣,不能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把語言智能作為評價的標準,這樣很難發(fā)揮評價的導向性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評價觀念,在評價過程中,多關注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進行立體全面的評價。評價也要關注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自我完善、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課堂回答問題時,學生回答的答案都不相同,老師可以用“這個同學的看法給老師帶來了新的思路”“這個同學見解很獨特”等激勵性的評價,可以充分調動課堂積極性,不會冷落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善于思考、敢于發(fā)言。教師的思想里不應該有學困生,要相信是學生的優(yōu)勢沒有發(fā)現。只有這種全面性評價,才能更利于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智能。
多元化智能理論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應該正確理解并應用多元化智能理論。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初中語文課堂不僅要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訓練,還要加強邏輯、人際、身體等方面的教育,發(fā)展學生優(yōu)勢智能,提升弱勢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