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摘 要: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夠?qū)崿F(xiàn)的心理,是一種積極、肯定又切合實際的自我良好評價。本文著重論述了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要運用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要尊重學生,用激勵的情感使學生自信; 要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感受成功從而獲得自信心 。
關鍵詞: 自信心;鼓勵;評價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夠?qū)崿F(xiàn)的心理,是一種積極、肯定又切合實際的自我良好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自信心”是他對自己完成某一活動或者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的自我估計、自我認識,堅信自己能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心態(tài)。自信心是小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它能幫助小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比較準確的估計,既充分相信自己,又不盲目樂觀,從而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確定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
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曾說:“自信乃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為先導。由此可知,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應成為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呢?下面我談談我的個人淺見。
一、要會運用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表揚和鼓勵,是自信心的陽光和雨露。由于小學生年幼無知,知識面窄,經(jīng)歷少,因此他們的成就具有多高的絕對水平是不知道的,他們對成就的判斷,是根據(jù)家長、教師、他人的“評價”作出的。小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哪怕是一點兒微小的成績,中肯而積極的評價都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小學生的成績已經(jīng)很好了,但還有一些微小的不足,這時,簡單而粗暴的批評會使小學生失去未來可以得到的“成功的喜悅”。所以,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盡可能地以鼓勵、表揚為主,不要因為是小事而不表揚。當然,如果小學生做了錯事,應該幫助小學生認識錯誤,鼓勵小學生改正。
在評價時,不要強求一致,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不同水平的小學生取得相同的成績。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小學生,只要某一點有進步,有一定的成績,哪怕是微小的成績,都應給以及時的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的評價就可以強化小學生“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恰當與否是學生情緒的晴雨表。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就會愉快、積極,從而增強自信心。反之,就會情緒低落、被動、缺乏信心。因此,老師要多作肯定性評價。學生的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這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明顯,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老師評價這個學生能干,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當學生的學習、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經(jīng)努力但還不夠理想時,要肯定其努力和進步。比如可以說:“看得出你很努力,值得我們學習”、“你比以前有進步了”、 “你能夠找出自己的錯誤,真的很了不起的”……這樣科學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使學生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能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睂W生任何一點值得鼓勵的地方,我們都應該加以肯定、贊揚,激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并通過持續(xù)不斷的鼓勵,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二、要尊重學生,用激勵的情感使學生自信
對此,課堂上,教師不要只想到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學生批評訓斥,造成課堂氣氛緊張而降低教學效率。有關實驗表明,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受到批評訓斥后,學習效果就越差,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老師要會運用說教的藝術,微笑著批評、無類而教,學生會在學習、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樹立起自信心。巴特爾指出:“愛和信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qū)W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象……”就在學生產(chǎn)生心理自卑,對學習沒有信心時,教師相信學生存在智能優(yōu)勢,只要這種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每個學生都能學得好,只要方法得當,就沒有跟不上的學生。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師都要看到他們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yōu)點。課文讀錯了,詞語寫錯了,教師先表揚他不怕錯的精神,再對他說:“下次還請你,老師相信你能成功?!痹凇跋麓巍敝?,教師為他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總會有進步的。鼓勵的話語有:“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對你的有信心”、“這個雖然還沒完成,但是我相信你會完成它”、“你認為怎樣做咱們商量商量”……學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學習,與教師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關系。當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的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投去一個期待的目光,說一句信任的話語,幫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水平會更高,學習能力會更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送去一個信任,在每位學生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促使他們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對學生任何一點值得鼓勵的地方,我們都應該加以肯定、贊揚,激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并通過持續(xù)不斷的鼓勵,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三、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感受成功從而獲得自信心
“每個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個人天生都具有獨特的視、聽、觸以及思維的方式。每個人都能成為富于思想與創(chuàng)造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個成功者。” 在小學老師工作中,要把握一切教育時機,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開發(fā)內(nèi)在的動力,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出每個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樹立自信心。小學小學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會、課文情景劇、運動會等活動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看到自己能行,幫助每一個學生增進了自信心。
讓學生學會自信,是我們小學老師乃至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讓我們放下師道尊嚴,走下講臺,握一握小學生們的手說:“你能行,真的你能行!”吧,我們將會看到學生邁向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