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廣濤
【內容摘要】堅持“生本理念”指導語文教學活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策略。為此,我們在教學時應立足學生的實際、結合解讀的課文,做到:著眼于整體,把握文體的價值;從語言入手,架建好語言訓練的支點;簡約而不簡單,細節(jié)中見精神;以方向引領學生,挖掘課文的核心價值,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生本理念 指導 語文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的語文發(fā)展為根本目標,以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為宗旨,這就是最簡潔的“生本理念”。所以,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個性特征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為出發(fā)點,準確、深刻的做好文本的解讀,我們應該從文本的特點、文本語言的表達形式及其價值、遷移運用等發(fā)面入手,展開解讀教學,引領學生掌握、理解課文的重難點,給學生的閱讀活動提供強力的支撐。
一、著眼于課文的整體,把握文體的價值
入選教科書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它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文體也有它價值所在。教科書中不同的文體,它都承載在不同的導學任務。新版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鮮明的指出:要注意考察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文體的有效把握。它是立足于語文課程學習語言文字正確運用的綜合性、實踐行的課程,關鍵是運用。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引領學生對不同文體課文的特征、寫作的技巧技法等加以感知。如寫記敘性的,表達意圖應該具體明確,內容詳實;寫說明性的,應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寫議論性的,應該做到觀點鮮明,做到有理有據(jù),能結合日常生活的需求,寫簡單的、常見的應用文。這就是新課標對各種不同的文體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承載任務的簡潔描述。要把課標的要求落實在教學中,我們應始終堅持“生本”思想,做好對不同文體的解讀。比如:記敘性課文的解讀。對學生來講,課文內容每個學生都能看得到,但其中蘊涵的含義和道理只有有心人、有思考的人才能得到,而形式則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個秘密。所以,我們在記敘性文本解讀時必須嚴格遵守“拾級而上、循序漸進”的原則去引領學生漸漸的感悟課文的內容、含義和形式,方可有效實現(xiàn)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
二、從語言入手,架建好語言訓練的支點
“獨特的語言風格”是每個作家的特色?,F(xiàn)今使用的教科書雖然經(jīng)過了編制者的調整、刪減,但是這些依舊保留了原文獨有的構思特點和語言特色。因此,我們必須帶領學生深入挖掘課文的語言特色和其特有的人文內涵,并進行有效的分享。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在引領學生的過程中絕不能面面俱到,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個體和群體的特點,精心提煉出課文中的一到兩個要點來進行教學,給學生架建語言訓練的支撐點。
如在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幾個訓練點:
1.課本劇表演。小學生對角色表演具有獨特的興趣,他們喜歡參與,這就促使了學生就必須認真的閱讀、思考課文。
2.組織學生對戲劇與寫人敘事性的課文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這是學生感興趣的有效點之一。
3.進行專項辯論。讓學生結合課文辯論:在沒有硝煙的“保護情報”的戰(zhàn)斗中,功臣是哪個?原因是什么?辯論這,學生個個是躍躍欲試,那種情態(tài)令人期待。偏愛的孩子認為:喹琳這個嬌美可愛的女孩,是她擊中了那個少校的柔軟點,理應是功臣;理智一點的孩子認為:媽媽的榜樣力量給孩子們帶來了保護情報戰(zhàn)斗的勇氣和力量,媽媽是功臣;帶有辯證思想的孩子認為:這場毫無硝煙的情報保護戰(zhàn)斗是全家三口人額智慧與勇氣的見證,全家三口都是功臣。看似學生們的辯論簡單,但他們都是在自己的眼光與思考中逐步領會閱讀的真諦,逐步走向閱讀成功的。
我們必須從語言入手,給學生架建好訓練的支撐點,才能有效的指引學生去深刻理解課文的語言,感受課文的語言魅力。
三、簡約而不簡單,細節(jié)中見精神
簡約≠簡單。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當出現(xiàn)繁雜無序、越偏離課文教學的初衷時,“簡約”就成了急救的良方。每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都必須解決,都要達成必須的教學目標。假如講教學的重點根植于課文的特色,那教學的難點應立足于學生的具體學情。為此,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挖掘課文的精華與要點,在簡約的指導思想下,預設出精致巧妙的教學流程,從而有效的去突破課文教學的難點。
四、以方向引領學生,挖掘課文的核心價值
筆者仔細觀察了一些語文老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部分老師為了維護學生的面子、“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見”,往往對學生的一些違背常規(guī)道理的發(fā)言不做及時的引領,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慫恿的現(xiàn)象。比如某位老師教學《狐假虎威》的時候,有部分學生認為狐貍是聰明機智的。試想、細想,這不是“嚴重”違背常規(guī)道理嗎?這樣的現(xiàn)象,如果教師不加以引領,無疑會讓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發(fā)生扭曲變形,導致學生產生不良的心理傾向。對此,我們教師必須對文本做精心的解讀,在教學活動中把握課文的核心價值,有效的引領學生,為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把好度,給他們指引好正確的方向。
雖然“教無定法”,但“教應有法”。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應在語文教學活動這堅守教學的底線,緊緊圍繞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用心研讀、解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精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德成.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見解[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 (04).
[2] 許曉曦.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6).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軍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