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彬
摘要:“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教師和學生)的教育價值需求。
關鍵詞:政治課;教學有效性
在高中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筆者在長期教學實踐和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感悟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確確實實把握以下幾個基本點。
一、優(yōu)化課堂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有些教師為了迎合課改理念,不顧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鼓勵學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課熱熱鬧鬧,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漫無邊際,課后一無所知,或答非所問,最終造成課堂教學低效。因此,在課改的同時,我們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明白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學習的要旨,并合理、科學的運用。搞好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達到了教學設計的最優(yōu)化,才不會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高效。
二、利用學生的質疑心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利用學生的質疑心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對教育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善于利用質疑引起的思想、信念、感受等方面的沖突,以質疑為突破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效率。如;在講在講《企業(yè)經營者的素質》一課時,我估計學生會質疑“企業(yè)經營者首先應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這一觀點,于是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名家對企業(yè)經營者素質的論述,并拿到課堂上交流。果然,在課堂上有不少學生認為課本只是對國營企業(yè)經營者提出了這些要求,非國有企業(yè)經營者和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yè)家不需要思想政治素質。于是我要求學生思考為什么舊中國有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美國為什么單方面向伊拉克宣戰(zhàn)?為什么伊戰(zhàn)期間世界石油市場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如果你是一個石油企業(yè)的經營者,你是否關心戰(zhàn)爭進程?通過學生的質疑和我的層層設疑,不僅使學生在求證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經受住了考驗,而且培養(yǎng)了獨立的人格。
三、組織課堂活動,注重課堂的互動教學
中學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的理論性往往比較強,這是廣大的中學生學習中學政治遇到的最大困難。因此,作為當代的一線中學政治教師,要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加深知識留在學生大腦的印象。教學實踐證明,課堂互動能夠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增設一些有效的政治問題,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另外,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學生沿著一個話題進行探討。但是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確保學生討論的內容不偏離思想政治內容的核心,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取得成功、都能夠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積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素質。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是政治學科的載體,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學理論是其主導。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惟一科學的歷史觀”。在政治教學中,我們都在自覺和不自覺地運用到這些理論,只有提高了基本理論,才能在教學中防止非政治傾向。同樣,提高和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對于增強學生的課堂認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才能準確無誤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但在當前教學形勢下,僅靠單一的政治專業(yè)知識已遠遠不夠了,知識的盡可能廣博顯得尤其重要。
為此,我們必須處處留心學習,多讀書報,不停地吸取知識的瓊漿,必須多做讀書筆記、多請教、多兼涉其他學科、多參加教研活動,不斷參加繼續(xù)教育,吸取最新知識和成果,豐富課堂教學,利用網絡,接觸名師、名校及最新的教育資訊,把握時代脈搏,熟知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與時俱進,開闊眼界,尤其關注學生能切實感受到的時事資訊,要能讓學生真正覺得政治課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政治學科是有生活支撐的、具有重要應用性價值的實用學科,使學科知識成為學生切實的生活感受,提高教學效果。
五、建立積極的課堂評價機制
政治課堂中,為了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讓學生探討效果還是在學生的評論中要顯示更大的自信,讓學生的成就感明顯增強。所以應建立積極的課堂評價機制,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新課程要“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評價標準要有個性,能夠激活每一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突出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評價過程要在時間上適當“留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關注學生個性心理體驗,課堂評價注意語言的藝術性,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評價的標準上,應強化“自我參照”,以學生個體原有水平為標準,因人而異。學生的表現(xiàn)不求完美,只要有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自然也應該是評價的主體,因此在課堂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成為學習活動的有機部分。此時,教師就應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做好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評價語言,指導學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評價的問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等等。這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它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積極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優(yōu)化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提高。
參考文獻:
張海如;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