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斌
【摘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是其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一個主要特征。合理采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知識。本文將探究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科學的使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微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4;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62-01
一、微課的概念
在國外,“微課程”(Microlecture)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chuàng)的。在國內,“微課”是指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胡鐵生語)
“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主題更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
二、微課的分類
根據(jù)李秉德教授對我國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的分類總結,為便于對微課的理解和實踐開發(fā)的可操作性,可分為講授類(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如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guī)律等)、演示類(教師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實驗,或通過現(xiàn)代教學手段,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探究學習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fā)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對于講授類型和探究類型微課需要準備的教學資源較多,可以是圖片、文字、動畫。教師結合PPT進行講解,并適當添加字幕。演示型微課較為簡單,只需要制作者利用錄屏軟件,結合軟件操作和個人講解,在適當位置添加標記和字幕。
三、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信息技術課相比較其他課程,學生有更多時間使用到計算機和網絡,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比其他學科更適合;信息技術教學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內容適合采用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隨時暫停,隨時操作,方便基礎薄弱的學生反復觀看,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微課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更符合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氛圍,使用微課能有效解決傳統(tǒng)課堂教師講解時間過長、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較少的矛盾,利于課堂的翻轉。
四、信息技術學科微課的制作
1.微課的選題與設計
前面提到,“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因此,微課的選題力求做到“小而精”。選題可以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典型習題或探究實驗,能夠在短時間內講透一個明確的知識點。千萬不要將微課錄制成一堂完整的45分鐘課堂教學。
設計方面,微課作為面向學習者的一種視頻學習資源,在制作微課的時候,首先需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習者進行分析。圍繞學習者容易困惑的內容精心設計,提高微課的針對性和高效性。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情景化、可視化,寓教于樂,使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借助微課進行深入學習。
2.微課的技術與形式
制作微課的技術非常豐富,可供使用的軟件和設備很多,可以利用攝像機、數(shù)碼相機、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來進行拍攝錄制。電腦屏幕上的操作可以使用各種錄屏軟件進行錄制,比如現(xiàn)在有通用的Camtasia Studio軟件。
好的微課肯定離不開高的視頻質量,所以微課要求拍攝主體明確,背景整潔。視頻輸出分辨率可以為320*240、640*480、720*576甚至更高清的,格式為MPG、MP4、FLV、MOV等,錄制解說時使用外接麥克風,解說聲音宏亮清楚,外部環(huán)境安靜無噪音。采用錄屏軟件截屏錄制時屏幕字體顏色搭配醒目。在保證聲音圖像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控制微課文件大小,50M內為宜。
3.微課的錄制和后期剪輯
在實際錄制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實踐操作過程的需要,靈活選擇拍攝工具。無論采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都必須保證錄音質量。最好使用錄音質量好的電容式麥克風。說話時話筒不要靠太近,避免把爆破音和嘶嘶聲都錄進來,影響教學效果。
微課的后期編輯工作首先是糾錯。視頻剪輯要符合視覺習慣和教學規(guī)律。檢查修改視頻中出現(xiàn)的拼寫或者語法錯誤,一定不能出現(xiàn)知識性、政策性錯誤;刪、減教學過程中的停頓與拖沓聲音與畫面,保證整節(jié)微課的教學內容緊湊有效。
其次是添彩。每節(jié)微課應該制作簡單的片頭,內容包含微課題目、作者、學校名稱、微課所屬學科、微課適用對象及教材版本、單元、知識點等信息??梢愿鶕?jù)教學需要在微課中添加提示總結字幕和動畫效果,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編輯完成后,選擇合適的視頻格式進行視頻輸出。
4.信息技術微課實例
高中選修三《網絡技術應用》教材中“數(shù)據(jù)網絡與局域網”一節(jié)中有關校園局域網的內容,由于在課堂無法讓學生實際接觸硬件以及網絡硬件組成,因此,教師可利用攝影機拍攝學校網絡機房,為學生詳細介紹主要硬件,教師在后期加入配音。通過視頻剪輯,合成,配上適當?shù)淖帜坏玫轿⒄n視頻。學生在課上直接觀看,進行自主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術基礎》中“數(shù)據(jù)信息的加工”一節(jié)中,關于excel軟件公式和函數(shù)教學,可以舉奧運會競賽時裁判對比賽成績的計算方法—即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就得到某選手的成績。我采用錄屏演示的方法制作一堂實踐型微課,通過虛擬一份若干奧運選手的原始成績電子表格,演示操作使用max函數(shù)求最高分,使用min函數(shù)求最低分,使用sum函數(shù)求總分,使用average函數(shù)求平均分。這樣通過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增加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方式已初見成效,不但讓信息技術課堂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而針對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應用的研究只有不斷實踐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適應網絡時代的需要,讓課堂更美好!
參考文獻:
[1]梁俏,林瓊.微課在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4)
[2]翁健彬.微課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4:203-204.
[3]祝嘉鈺.國外翻轉課堂中的教學視頻制作與管理[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8).
[4]陳獻芳.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A].《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