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彥
[摘 要]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重“教”輕“學”,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閱讀教學的效率不高。新課程理念指引下,教師要真正從學生的立場出發(fā),“以學為主”,注重閱讀方法的引領,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學、在合作探究中學、在成果交流中學、在評價點撥中學,從而讓閱讀教學更扎實有效。
[關鍵詞]閱讀教學; 以學為主;方法引領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3-55-0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庇纱丝梢姡瑢W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整節(jié)課滔滔不絕、手忙腳亂,似乎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按教師預先設計的發(fā)展,教師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只能被動學習,課堂效率不高。因此,只有關注學生的“學”,注重語文閱讀方法的引領,真正落實“以學為主”,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自讀自悟中學
自讀自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石。所謂自主,就是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親歷語文實踐過程,強化直接感知和體驗。
首先,要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七顆鉆石》一課時,在學生讀文前明確學習任務:自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或上下文理解生詞;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讀后完成學習卡。這樣目標明確,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其次,課堂上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有些教師總擔心課堂時間不夠,學生還沒有完成自主學習,就迫不及待地提問檢測,一旦有優(yōu)生回答正確就轉入下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殊不知,多數學生因為時間不夠,還沒來得及內化知識,導致學習形成了“夾生飯”現象。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再次,要教給學生一些自讀的方法。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中“老人愛海鷗”這個部分時,為了讓學生自讀自悟,體現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提出了這樣的閱讀學習要求:自讀3-16自然段,找出描寫老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用批注法寫出對關鍵句段的感悟和體會。這樣的閱讀教學,教師沒有憑借自己對文本的認識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去感悟理解,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整體提升。
二、合作探究中學
“以學為主”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積極建構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以主動的、發(fā)現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合作探究前要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否則合作就會流于形式。合作探究的任務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來確定。如果太容易,就失去了合作的意義;如果太難,就失去了合作的興趣和主動性。另外,合作中要注意分工,合作后要注意匯報交流。如一位教師在上《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引導學生重點品讀3-6自然段,體會居里夫人的內在美。
師: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還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把相關的語句用橫線畫下來,并做適當的旁注。
(生自讀5分鐘)
師:你找到了居里夫人的內在美表現在哪了嗎?
生1:“就像是在海灘上……別人摘葉她問根?!?/p>
師:讓我們讀出居里夫人的探索精神。
(生讀)
師:還有哪些句子表現了居里夫人的內在美?
生2:“為了提煉鐳……留下了酸堿的點點燒痕?!?/p>
師: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哪個詞讓你有這種感受?
(生答)
師:讓我們來看看居里夫人提煉鐳的過程的畫面。
師: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3:居里夫人很辛苦……
師:讓我們讀出相關的句子
(生飽含感情地讀出了堅信、不懈努力等)
師:下面請你們發(fā)揮想象,居里夫人在提煉鐳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她是怎么度過的?四人小組合作寫句子,把你的理解、感受寫下來。組內每人寫一句,寫完后小組內交流、修改,整合成一段話,再在班內展示交流。
夏天,烈日炎炎,居里夫人 ;
冬天,大雪紛飛,居里夫人 ;
在大雨傾盆的白天,居里夫人 ;
在狂風怒號的晚上,居里夫人 。
……
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全是讓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在充分自讀、品讀感悟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這既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成果交流中學
成果交流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在同桌學習中互相幫助,在小組學習中積極參與,在全班成果交流中學會傾聽。事實證明,學生在互動式的合作交流學習中,常常能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逐漸形成團隊合作精神。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自悟文中春季部分的內容,積累語言,并教給他們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選擇夏、秋、冬其中一個季節(jié)的內容進行合作探究,用多種方式來展示學習成果,如感情誦讀、繪畫再現、導游介紹等,讓學習活動更活潑、生動,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得了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四、評價點撥中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評價,即評價聽說讀寫能力。它可以是自我評價,也可以是生生評價、師生評價,目的是完善學習,促進知識深化。
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還要注重對其進行評價。如一個學生在匯報學習成果時,教師強調全班學生要做到在聽中記、聽中想、聽后評。對于重點的句段,教師還要適時點撥,讓學生在品讀感悟中積累語言,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一課后,教師出示拓展性練習:如果此時,你就是海鷗中的紅嘴、獨腳、老沙、公主……你會對老人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拿出筆寫下你的感受吧!盡量用上這節(jié)課學到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教師給足時間讓學生寫,并讓學生把自己寫的話富有深情地讀出來,指導學生認真傾聽、互相評議。這樣的學習,既升華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又指導學生把描寫方法運用到了寫話當中,并在評議點撥中提高了學生的讀寫水平。
總之,方法的引領與提煉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需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變革教學行為,以學定教,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還要注重方法的引領,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使閱讀教學更扎實、有效。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