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摘 要:在公務支出管理領域中,公務卡制度的推行有助于規(guī)范財政資金支付的使用,增加預算單位財務透明度,規(guī)范了資金的繳撥管理,及時發(fā)現不合理的支付行為,對腐敗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這一制度的推行是好的,但從實踐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財務風險、公務卡受理環(huán)境、結算形式等。因此,研究行政機關單位公務卡報銷結算問題,根據我國公務卡運行的實際情況,研究公務卡結算中存在的風險,完善相關制度規(guī)定,對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公務卡 結算報銷 支付 監(jiān)督
中圖分類號:F8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b)-126-02
隨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確立,新型預算管理運行機制下,依靠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借助公務卡這一制度創(chuàng)新模式,用公務卡結算代替預算單位現金結算,成為公共財政管理中的一項創(chuàng)新變革。公務卡報銷結算是對單位日常支出用銀行卡進行消費結算,從而節(jié)約報銷人員報銷結算時間,并能夠有效地監(jiān)督資金款項的支出流向,從源頭上預防財務風險和腐敗行為,解決用款不便和資金安全的風險問題。公務卡報銷結算是國庫集中支付體系改革的重要部分,其改革初衷是增加預算單位財務透明度,打造陽光財政。而從公務卡推行的實踐情況來看,公務卡私人消費的問題仍然存在,使用率低的休眠卡風險、公務消費的腐敗風險仍然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因此,本文將從我國公務卡實行的現狀出發(fā),對公務卡報銷結算體系以及具體的應用過程展開分析,提出建議對策,降低公務卡結算的風險、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最終目的。
1 公務卡運行的現狀
我國公務卡源起2007年的《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管理暫行辦法》,2008年開始試點工作并在2012年全面推行。
1.1 預算單位的應用
公務卡制度的推行減少了現金結算,降低了單位財務結算難度,消費信息中包含的時間、地點、金額等數據有效地保障了財務支出的透明度,抑制了虛假發(fā)票和湊票報銷的問題。2016年,中國銀聯累計發(fā)行公務卡已達1100余萬張,其中工行公務卡比例最高,累計發(fā)行公務卡700余萬張,超過38萬個地方預算單位,1萬多個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公務卡推行的配套軟件開發(fā)、信息平臺建設也不斷地完善,但預算單位與代理銀行的互動仍然不足,公務卡變更信息對接時效性問題仍然存在,使得公務卡報銷結算的轉入、還款滯后等方面出現問題。
1.2 預算管理機構
公務卡報銷結算形成的公務支出信息有助于財政管理和紀律監(jiān)督部門對財務支出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公務卡交易信息以電子信息方式體現了“人過留名,消費留痕”的作用,公務卡結算范圍內不得采用簽單方式,使得虛開發(fā)票、公款私用的問題得到了遏制。如江蘇吳江區(qū)就建立了《預算單位公務卡結算管理辦法》,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改變傳統(tǒng)的現金報銷方式,工作人員的公務支出不用提前向財務部門預支,小額商品的服務也改由公務卡結算。而且考慮公用經費支出的不同特點,如政府采購合同、供應合同的支出不宜使用公務卡,超過公務卡消費限額的大額公務支出情況,仍保留“轉賬支付”和“現金支付”,使財務工作具有靈活性。
2 公務卡應用的問題
2.1 開卡率低,休眠卡大量存在
自從2012年全國推行公務卡制度以來,各級財政部門下發(fā)文件傳達公務卡改革的精神,各個部門也積極響應單位人員辦卡,但是很多行政事業(yè)單位都是財政撥款或補助單位,只把辦卡當做任務,辦完之后很少使用,沒有正確認識到公務卡的作用和內涵,報銷制度仍然是現金與公務卡并存,而且一些老員工認為公務卡報銷程序就相對復雜。因此公務卡的開卡率較低,用卡消費量不高。
2.2 零余額資金與實戶資金多賬戶并存
預算單位都設有財政資金零余額賬戶,而仍然有一部分財政資金使用的是資金撥付方式,加上一些預算外資金在開戶審批方面的把關問題而使用過渡賬戶,一些行政機關單位的資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于商業(yè)銀行,這兩種賬戶共存的現狀下,商業(yè)銀行體系下的財政資金就繞開了國庫和財政的統(tǒng)一監(jiān)管。十八大以來“小金庫”的自查、互查工作就暴露出了這些問題。2014年財監(jiān)[2014]19號《深入開展貫徹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的工作對全國的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展開系統(tǒng)性的清查,全國預算單位銀行賬戶935786個,其中通過嚴密的審查違規(guī)賬戶達到140725個,“小金庫”58225個,涉及資金27.74億元。
公務卡制度下是零余額賬戶轉賬結算,但非零余額賬戶還款的方式仍然存在,而游離于國庫集中支付之外的實戶資金使得公務卡支出的監(jiān)督問題仍然無法徹底解決。
2.3 預算單位的財務風險
公務卡可以預防現金結算中的湊發(fā)票報銷,但實際上仍然存在著漏洞,公務卡無法形成對這類問題的約束和監(jiān)督,公務消費記錄,不一定是真實的消費信息。
公務卡報銷過程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公務消費之后立刻報銷,另一個是消費之后報銷延遲。如果剛剛刷完卡就來報銷,沒有充分發(fā)揮公務卡免息還款期的優(yōu)勢,資金的利用效率不高。而如果遲遲不來報銷,錯過最晚還款日之后,將會產生滯納金,而滯納金和罰息則需要預算單位來承擔。
3 公務卡報銷結算應用的建議
3.1 完善公務卡還款系統(tǒng)
公務卡的推行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設施來對接,而當前的公務卡還款系統(tǒng)建設仍然有待改善,應還、已還及未還款明細數據信息以及公務卡的消費、還款、逾期等信息的傳遞和共享仍然不足,存在差錯率和逾期風險,造成公務卡轉入、還款的滯后,這需要通過完善信息系統(tǒng)來解決,公務卡制度的實施需要財政、銀行、預算單位形成聯動,財政部門承擔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改造,強化技術方面的支持,保障公務卡信息系統(tǒng)的效率、安全,組織培訓,提高預算單位人員公務卡結算應用的水平。預算單位要對公務消費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提高公務卡消費的透明度,實現公務卡陽光“反腐”的管理目標。
代理銀行要做好相關服務和技術支持工作,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升級銀行操作系統(tǒng),擴張并完善公務卡的功能,推出專門針對公務卡持卡人的優(yōu)惠措施和服務。
3.2 簡化報銷手續(xù),規(guī)范報銷結算流程
首先,公務卡的應用結算率不高,一部分人員認為公務卡報銷流程比較復雜,相對傳統(tǒng)的現金報銷更麻煩,因此要適當地簡化報銷程序,可以讓員工在刷卡后及時登陸公務卡所屬銀行個人網上銀行打印出的公務卡消費記錄,或憑借刷卡消費回執(zhí)單進行財務報銷,減少財務人員工作量,
其次,規(guī)范報銷結算工作流程可以及時反映持卡人與商戶之間的交易行為,并可以對公務卡的暫時性科目與還款金額之間的差異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公務卡報銷金額與會計賬務處理記錄的金額配比,為單位降低財務風險提供必要的條件。
最后,實施電子化支付,2013年我國提出了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2016年,省級支付電子化已經基本實現,當前需要在地市不斷的推廣,電子化支付實現了電子驗章,解決了紙質單據效率低的問題,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財政部門在資金管理方面實現了自動對賬、實時對賬,加強了對資金的監(jiān)管。
3.3 完善預算管理,提高公務卡結算使用率
首先,各級預算單位需完善公務卡制度的執(zhí)行規(guī)范,以嚴格的公務卡管理規(guī)定保障公務卡的使用率,強制將一些公務支出的費用納入到公務卡結算范圍內。
其次,完善公務卡報銷信用制度,降低信用風險,以配套制度消除持卡人的刷卡消費顧慮??茖W分析延期還款金額的數量和結構,設定風險預警紅線,培養(yǎng)員工風險管控意識,使單位上下員工養(yǎng)成及時報銷和按時還款的意識,提高公務卡使用水平。
最后,完善用卡環(huán)境,提高公務卡使用率。如手機上的多種支付軟件綁定,“掃一掃”二維碼來完成付款,與NFC(近場通信)支付技術相銜接,融合這些流行的支付手段,充分調動“刷卡”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胡貞.我國公務卡運行現狀及發(fā)展研究[J].商業(yè)會計, 2016(18).
[2] 卜曉艷.淺談公務卡結算對預算單位的利弊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5(30).
[3] 劉敏.淺析國庫集中支付體系中公務卡制度推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會計師,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