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雪麗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對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行政事業(yè)單位要充分重視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發(fā)揮二者在單位發(fā)展中的作用。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促進單位的健康發(fā)展,要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積極探索規(guī)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努力開創(chuàng)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發(fā)展的新局面,構建和諧社會。
【關鍵詞】行政事業(yè)單位;黨建文化;思想政治
一、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同樣嚴峻的現實
無論是黨建工作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社會的人為工作對象的,而這些對象都存在于現實的社會當中。因此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認清當前的社會現狀,了解人員思想狀況,也能確保兩項工作的有效性、針對性。
第一,個人意識的增強。人的思想觀念總是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尤其是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過程中,人的思想和觀念都會呈現出多方向的發(fā)展趨勢。改革開發(fā)的深入進行,實質就是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深刻變革,在這樣的社會變革環(huán)境中,人的思想意識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個人自由和權利追求的欲望逐漸強烈。個人意識的興起,加上西方民主和自由觀念的傳入,個人開始強調自身的地位和尊嚴,自立意識、平等意識不斷加強,個人的思想呈現出活躍的趨勢。 第二,拜金主義的出現。個人意識的膨脹,帶來了對個人得與失、利與弊、優(yōu)與劣、榮與辱、是與非等問題的關注。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的員工開始注重自身的經濟利益,在工作中講求實惠,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各種思潮影響下,對人生觀把握不清,出現迷失和極端化傾向。個別職工在工作中討價還價,沿用傳統(tǒng)思想講資歷、要待遇、爭獎勵,甚至個別管理層為了金錢而不惜喪失人格,貪污腐化,淪為階下囚。 第三,不良風氣的蔓延。經濟的發(fā)展不僅帶來了市場經濟的繁榮和公眾生活的提高,但由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后、封建殘余思想的普遍存在,給整個社會發(fā)展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有的人利用職權在物質方面需求的越來越高,滋生了腐敗現象;有的人工作上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敬業(yè)精神弱化。
當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zhí)政黨,我黨已經注意到這些負面情況,提出加強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十八大后,針對“四風”,頒布了“八條規(guī)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社會風氣的轉變有積極的作用。
二、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基礎
首先,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針對人的思想開展工作,因此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其內容包括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政治品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的學習、討論和踐行。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才能保證黨員干部以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人格導向和無私奉獻的感召力引領群眾。其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有共同的切入點。找準工作的切人點,可以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黨建及思政教育工作。黨建及思政教育工作必須植根于經濟建設這一根本大局,其切入點比如是把職工的思想統(tǒng)一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把職工的力量凝聚到實現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促進干部群眾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增強信心、堅定信念。再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同步現代化。高新科技的迅速發(fā)展為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內容、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互聯網傳遞速度快、信息量巨大等優(yōu)點,建立其工作新的陣地,使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得到迅速傳播,增強職工之間的溝通與配合,提高黨建及思政教育工作的時效。
三、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結合開展
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雖然存在工作對象上的差異,但兩者的目標、任務是一致的,所以兩者關系密切,不可偏廢。黨建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德育保證正確的航向并提供組織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中,在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中來實現黨建工作的最終目標,為黨建工作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持久的動力。因此,要將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統(tǒng)一起來,合力抓好落實。
首先,要有政治強、素質好、業(yè)務精的黨員干部隊伍,由這支隊伍來抓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將工作的主體擴大到政工干部、行政干部、職工骨干等等。這樣從宏觀方面可以抓好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黨建工作的同時,還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做活、做好。其次,工作上要結合開展。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可以以推行黨支部標準化管理為途徑,把單位的黨政工團等組織綁定在一起,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單位工作有序開展融合為一體,實行“五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標。其中,“五同”的工作方法是指工作“同安排、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和同獎懲”;“五同”的工作目標是 “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擔、待遇同等、獎懲同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大家做,人人肩上有責任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體系,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各個崗位,深入到每一個職工的身上。
四、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1、提高政工干部的綜合素質
建設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正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組織保證。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具有緊迫性,這不僅因為它是行政事業(yè)單位“大政工”格局的基礎,也是影響黨建深化的關鍵因素。強化教育培訓,按照各級各類政工干部的不同特點和要求,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復合型”政工干部為目標進行培訓。
2、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機制、新內容、新方法。建立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評判體系
一是要以是否有利于單位工作有序健康發(fā)展,是否有利于單位職工隊伍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絕大多數職工收入的穩(wěn)定增長來評判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二是在工作機制上,要從單純依靠上級黨組織發(fā)指示、“出題目”的被動工作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在遵循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大原則下,積極主動地設計出符合時代特色和單位自身實際的“自選動作”,以增強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組織制度以及新的內外環(huán)境下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3、圍繞單位發(fā)展為重點,不斷激勵鼓勁,攻克難關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緊密地圍繞單位健康發(fā)展為重點,不斷引導和激勵廣大干部職工攻堅克難,從而為單位的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并要針對這一階段型難題,組織開展相關的活動以確保單位總體目標的保質按期完成;針對每個階段的中心任務和工作難點,及時地展開宣傳攻勢,通過宣講的形式,將單位各項任務傳達至每位職工,以確保任務責任有效落實。
4、樹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充分挖掘人才
建設學習型單位,培養(yǎng)知識型職工,不僅僅是單位生存發(fā)展、保持活力的需要,也是對職工的一種關心和愛護,所以單位應該通過不同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職工的總體素質,使他們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有舞臺干事、有方向發(fā)展。同時,單位要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就必須要進行整體規(guī)劃,分層次落實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還應抓好理想目標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著力對職工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教育進行培養(yǎng)塑造,以使之形成共同的理念、道德、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培養(yǎng)職工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樹立公平競爭、服務至上的思想,使之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以此成為單位發(fā)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和重要力量源泉。
5、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掌握靈活性
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新時期抓好中心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好靈活性,才能真正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活潑,團結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是人心。溫暖人、才能激勵人,凝聚人、才能振奮人。當前職工的工作競爭、精神壓力加大,社會環(huán)境價值趨向復雜,所以當前的職工較過去更加需要真情和呵護、溫情的關心。在實踐中,要牢固樹立“職工利益無小事”的服務觀念,從小事入手,比如:要善于同職工談心交朋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善于對癥下藥,因人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善于調查研究,深入職工群眾,聽取批評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方法;要善于把握職工群眾脈搏,切實解決職工實際困難,做到溫馨切實,形象切入。日常的“三訪四談”活動以及各支部開展的節(jié)假日的一次探望,生日里的一聲祝福,生活中的一次幫助等等,使單位真正成為了職工心中溫暖的家園,物細無聲地溫暖著職工的情感。單位用真情暖了職工的心坎,職工會自覺把真心捧給單位,與單位同舟共濟。這樣在單位內部形成一種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文化氛圍和團結友愛、互幫互學的人際關系,這是我們行政事業(yè)單位發(fā)展的需要。
總而言之,要做好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還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斗志,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今時代不斷向前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志平.新時期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華章,2012(1)
[2]石發(fā)緒.新形勢下項目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