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亞雅
【摘 要】對于教師而言,備好課有利于加強教學的計劃性,讓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一些教師并沒有重視備課這個環(huán)節(jié),把備課當成一種負擔,教學的過程也過于形式化和機械化,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將從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以及備教案這四方面談如何從細處著手做好小學語文備課。
【關鍵詞】小學;語文;備課
備課是教師根據(jù)課程的要求,結合具體的教學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備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等問題。有效備課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對于教師而言,備好課有利于加強教學的計劃性,讓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改理念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為能上一堂精彩的課,常常閱讀大量的教學資料,參閱很多名師的教學案例,精心整合,完成了一份完美的教學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知識量大超時,教學環(huán)節(jié)倉促、無序等問題,整個教學過程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怎樣才能進行有效備課呢?
一 備課標,把握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教材以及教學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讀的資料。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和參考書,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讓人有種照本宣科的感覺。這種備課是很膚淺的,也是極不專業(yè)的。教師在備課時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了解階段教學的目標,然后要整體地、系統(tǒng)地梳理教學內容,明確本次教學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利于把握教學節(jié)奏。例如:在備課時,我會通過研讀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要掌握的知識,確定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然后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實際情況,尋求教學突破口,全面立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優(yōu)化教學效果。
二 備教材,梳理教學內容
教材是語文教學專家花費無數(shù)精力和心血編寫而成的,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如果不能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就不能正確把握教學方向,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拿到教材后,應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特點及內容有所認識,理清教材的基本結構、編寫意圖、指導思想、教學目的等內容,進而能夠明確教學任務和要求,優(yōu)化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七顆鉆石》時,我首先鉆研文字,畫出文章中的生字、詞以及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如鉆石、焦渴、干涸、匆匆忙忙、忍不住咽唾沫等,在教學時我會重點講解這些詞匯的讀音和用法。然后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三遍以上,以便能夠在課堂上感染學生,渲染充滿生機的課堂氣氛。我會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主旨,以便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理解水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水罐的一次又一次的變化中,感受到愛心的神奇力量,讓學生能夠懂得關心別人、理解別人,懂得珍惜生活。
三 備學生,做好因材施教
“備學生”是指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據(jù)調查,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不情愿在雙休日的時候寫家庭作業(yè),很多教師也都能夠察覺問題的存在,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那么,教師該如何“備學生”呢?例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刻理解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因此,在臨近考試時,我沒有用題海戰(zhàn)術搞得學生筋疲力盡,而是帶著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并且通過談心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掌握學生不愿意寫作的原因,最終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 備過程,完善教學設計
首先,備課的目的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規(guī)劃課堂教學,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備課時應嚴格把握三維目標,即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應注重整合這個三維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素養(yǎng)。第二,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應重點突出以下特點:要有利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體驗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第三,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核心,教師只有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才能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重點設計有效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能力。第四,教師應精心設計作業(yè)。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把作業(yè)的作用定位于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經(jīng)常陷入題海戰(zhàn)術的誤區(qū)中,作業(yè)的形式呆板枯燥,內容單一,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五 結束語
總之,備課是教師和文本與學生的對話,也是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因此,在備課時,教師首先應充分備課程標準,明確本次教學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數(shù);其次,教師應做好備教材的工作,理清教材的基本結構、編寫意圖、指導思想、教學目的等內容,明確教學任務和要求;再次,備學生是備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力求上課之前心中有數(shù),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