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巖紅
摘 要:語感的重要性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推出而日漸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語感”不僅寫入了課程總目標,在課程標準中多處被提及。所謂語感,其實就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yǎng),它是個體在長期規(guī)范的言語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培養(yǎng) 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中要求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后在各階段的目標中,對語感的培養(yǎng)就更見具體、明確了。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強調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近年來,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語感作為一個人必備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終身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為什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人們對語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發(fā)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其中強烈敏銳的語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礎,是思想認識逐步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具備了良好的語感能使人感受言語之精妙,洞見言語之精髓,把握言語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豐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諸如文化、審美的熏陶??梢哉f,敏銳的語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因素,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一)以讀為本,培養(yǎng)語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精粹。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都需要通過有指導、有要求的反復吟誦,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意?!痹谡n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整體讀、部分讀、引讀、分角色朗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從讀中得到感悟,訓練語感。
(二)品詞析句,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梢娬Z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準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
(三)聯(lián)系生活,汲取語感
敏銳的語感總是和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的。訓練語感,應引導學生把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對語言的研究結合起來。茅盾先生說,理解文章應一邊讀,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xiàn)實中去。也就是說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
(四)想象參與,激發(fā)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苯虒W中,如何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情境呢?葉老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象,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笨梢娬Z感同想象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fā)學生想象,必然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它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一一閃過,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鳴。想象的過程不但是引發(fā)學生調動知識儲備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在感知作品內容的表象形式的過程。
(五)積累語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慢慢體會到他們的好處,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薄靶夭厝f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梢?,熟讀成誦,廣泛閱讀,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情感豐富。對于課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師可要求學生反復地欣賞,讀出其中的韻味、體驗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誦。通過背誦,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并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有效的閱覽。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xiàn)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使學生在反復、大量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
(六)言語實踐,積淀語感
“要能游泳,必須下水?!睂W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感,只有在更多的語言實踐中運用,才能使語感不斷強化?!巴ㄟ^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xiàn)內化?!币蚨诮虒W中,教師要以讀促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chuàng)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xù),自身的語感得以發(fā)展。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因為語感是通向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語言基礎、生活體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他們感受語言的靈敏度和頓悟力,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3]王尚文.《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4]王尚文,《語文教育論引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王崧舟《語感,詩意語文的原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6]張慶《我的小學語文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