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縣高級中學 貴州 三都 558100)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成績,就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高中古詩詞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雖然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古詩詞教學發(fā)展已經(jīng)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然而通過分析實際的教學過程,卻仍然能夠發(fā)現(xiàn)一系列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古詩詞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的分析了優(yōu)化高中古詩詞教學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夠為高中古詩詞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古詩詞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34-01
語文教學作為高中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包含了豐富的、傳統(tǒng)的古詩詞文化內(nèi)容。教育者通過加強古詩詞教學力度、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水平,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文學水平和寫作能力,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亦有著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近年來,課改力度不斷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高中教育的水平,然而高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影響教學水平提升的問題。教教師必須加強對古詩詞教學的深入研究,設計能夠全面提升高中學生鑒賞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教學方案,全面提升自身的古詩詞教學能力。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興趣相對較低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占據(jù)了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古詩詞知識,單純的通過背誦、記憶來提升古詩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在如此條件之下,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不夠深入、透徹,更談不上對古詩詞進行深刻的審美解讀和個性解讀。由于沒有古詩詞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對古詩詞學習十分抗拒,為了考試而不得不勉強背誦枯澀難懂的古詩詞。長此以往,很多學生“談古詩詞色變”,還有些學生甚至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了厭倦心理。
(二)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古詩詞字里行間蘊含著古色古香的文學氣息,因為具有文句變形、表達巧妙、語言凝煉、內(nèi)容含蓄等特點,古詩詞在表達上往往會出現(xiàn)語義跳躍,這使得古詩詞的語言較為深奧、復雜。如果學生不能結合作者背景、寫作時代以及創(chuàng)作意境來對古詩詞進行全面解讀,很難理解古詩詞所傳達的深刻內(nèi)涵和情感。隨著高中學生古詩詞學習的不斷深入,常常會遭遇“即使對詞句進行逐詞翻譯卻仍然不能理解古詩句”的問題,古詩詞學習難度的增加無疑對高中教育者的古詩詞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部分的教師還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進行古詩詞教學,由于未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被動學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被限制,也很難很好的理解詞句之中所蘊含的靈活氣韻和深刻內(nèi)涵。
二、優(yōu)化高中古詩詞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不斷強化技法突破
在歷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當中,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很難理解古詩詞的語言和意境。在實際的高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深入研究古詩詞教學,對于古詩詞的講解較為淺顯。學生學習也只能通過望文生義的方式來完成古詩詞理解任務,古詩詞錯誤理解問題由此出現(xiàn)。不僅不利于高中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詞中所傳達的意境和情感,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古詩詞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在實際的高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古詩詞教學,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所傳達的情感。在古詩詞教學當中加強擬人、互文、用典、比喻、諧音等特殊表達方法的教學力度,從而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例如,在進行《燕歌行》等的教學時,在對“風塵”、“煙塵”進行講解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刻的認識二者之間存在的語義差別,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呈現(xiàn)“風塵”、“煙塵”景象,還可以引導學生查閱古漢語詞典,從而使學生理解“煙塵”指代的是戰(zhàn)爭;理解“風塵”指代的是戰(zhàn)亂、地位卑微者的生活或是流言蜚語等。
(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高中教育者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出發(fā),全面的解讀、學習古詩詞,進而使學生能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古詩詞。在進行教學之前,教育者可以讓學生自行的查閱相關資料,使學生能夠初步的了解古詩詞所描繪的時代背景、社會環(huán)境、詩人生平等。然后再選擇恰當?shù)恼n堂導入,對古詩詞進行由淺入深的解說,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的宗旨以及古詩詞字里行間所傳達的寓意和情感。
例如,在進行山水詩教學時,教育者可以對專題內(nèi)的柳宗元和韋應物的山水詩以及孟浩然和王維的山水詩進行對比,開展對比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中唐和盛唐時期山水詩的特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中唐和盛唐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了解,然后通過具體的古詩詞學習使得學生掌握中唐時期柳宗元和韋應物山水詩所傳達出的無奈和低落、體會作者清淡高遠的孤寂意趣;掌握盛唐時期孟浩然和王維的山水詩字里行間所傳達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喜悅。例如,在進行王維作品《山居秋暝》時,教育者需要加強詩歌特點教學的力度,然后引導學生利用討論、交流等途徑,充分地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補充詩歌當中所呈現(xiàn)的意象。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口述或散文的形式來描述詩歌當中的情景,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山居秋暝的景象。如此一來,不僅使高中學生更好地體會了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深遠意境,更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育的趣味性,教學效果自然能夠盡如人意。
三、結束語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詩詞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古詩詞的傳承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高中古詩詞教學。在落實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高中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如此,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還能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孟小蘭.高中古詩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33:24-25.
[2]楊建發(fā).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讀書文摘,2016,08:212-213.
[3]李志鵬.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46.
[4]莊磊.高中古詩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下),2016,10:133.
作者簡介:覃超勇(1964-9)男 布依族 大學本科 高級教師 主要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