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玉龍
淺談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文/古玉龍
微課,作為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新產物,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本文結合在初中生物的實際教學,從新課導入、突破重難點、實驗演示、拓展升華等方面來闡述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用微課輔助初中生物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理念,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提高了教學質量。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來輔助教學,發(fā)現(xiàn)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就結合幾個具體的實例,來談談微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導入中,多數(shù)用圖片展示再結合教師口頭表述的教學方式來導入課堂中所要講解的知識點。但是在多媒體普遍使用的今天,利用微課視頻展示的話,將達到更顯著的效果。如: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中,在微課運用中我們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副動態(tài)圖,讓學生產生思考,一個細胞為什么變成兩個了?怎樣變的?從而在動畫中感受生物的神奇,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新課的目的。
用微課視頻作導入,它所承載的信息量更大,能夠讓導入擁有更多知識量,如八年級上冊中《細菌、真菌和病毒》中,上課前我們可以用微課為學生展示細菌、真菌和病毒三種不同生物,讓學生借助視頻直觀感受三種生物在形態(tài)結構上的特點和區(qū)別,從而讓學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本堂課的重難點,這樣,既方便了教師更好地教學,也更好地快速地把學生帶進課堂的氛圍之中。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用口頭表達完整的知識重難點,但是運用多媒體,使用一些優(yōu)秀的微課視頻也許在講解中會簡單一些。如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中,面對蒸騰作用這一重難點知識,我們常用的方法是用圖片為學生展示植物失水的“門戶”,如果我們運用微課的話,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蒸騰作用失水的部位,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植物體水分從哪里吸收上來,再經(jīng)過哪里,最后從哪里散失。如果能這樣讓學生觀看的華,植物體蒸騰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將會有更客觀更深入的了解。
無獨有偶,在講解七年級上冊《開花和結果》時,重難點是花的結構以及傳粉受精。首先花的結構我們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一朵花的各部分結構,可以使學生更清楚的知道花的結構,還可以有一些特寫鏡頭,單獨展示雄蕊和雌蕊的具體結構,因為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個結構,讓學生理清楚雄蕊和雌蕊,有利于學生對傳粉和受精這一難點的掌握。
對于傳粉和受精傳統(tǒng)上我們只為學生提供圖片,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定義。傳粉:花藥成熟后會自然裂開,散放出花粉,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受精的定義是: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粘液刺激下開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ǚ酃苤械木与S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通過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傳粉和受精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如果我們利用微課能夠播放動畫這一特點將更有利于學生對傳粉和受精的理解??梢园鸦ǚ墼鯓勇涞街^上的過程,以及落到柱頭上后花粉是怎樣長到子房胚珠精子與卵細胞具體結合的過程,可以描述得淋漓盡致,這也是傳統(tǒng)教學所達不到的。
對于初中學生年齡段要做好實驗。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講解詳細,要讓學生知道做實驗的材料,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自己進實驗室操作才會有更多的收獲,盡量減少失誤。
在實驗課之前,教師上課要么進行實驗講解,要么進行示范性演示實驗。如果能夠利用微課播放一遍示范性實驗是不是能夠讓學生多一些對實驗的理解。有的實驗由于實驗材料本身的特點,并不是馬上能見到效果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培養(yǎng)之后實驗結果才會顯現(xiàn)。這是微課的有點久大大體現(xiàn)出來了。如七年級上冊《種子的萌發(fā)》實驗,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在不同環(huán)境下進行種子實驗進行相互對照。例如:每個實驗瓶內裝10粒種子、1號瓶直接擰緊,放在常溫中,2號瓶3號瓶中灑一點水,使里面紙變得潮濕,但3號瓶置于冰箱內。4號瓶內,讓種子浸泡在水中置于常溫。理論上2號瓶的種子會萌發(fā),如果要讓學生看到真實的效果則需要數(shù)月,會影響上課的進度。我們老師不妨將種子萌發(fā)的成長記錄用照片或攝像機記錄下來,通過后期制作再通過微課就可以為學生展示最真實種子萌發(fā)的生長過程了,這樣直觀講解實驗能使課堂更有效率。
微課教學不僅運用于導入,重難點的突破,可以演示實驗,同時還可以進行拓展升華,以點帶面。如七年級上冊《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中,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各有特點,我們可以運用微課把它們進行總結、對比。如: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沒有輸導組織,苔蘚植物一般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莖中沒有導管,葉中葉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也沒有輸導組織。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即輸導組織。我們可以運用微課為學生展示這三種植物層層遞進的關系。在學生掌握這三種植物關系之后,我們可以運用微課對該知識點進行拓展,如藻類植物的代表有紫菜、裙帶菜、石花菜、海帶等等還可以引出藻類植物生存的環(huán)境。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能夠充分準備,精心制作微課,恰到好處的運用微課,就能有效的讓微課為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提升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贛州市南康區(qū)新世紀中英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