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曉星
【摘 要】本文根據(jù)個人教學實際圍繞“更新”這一主題,通過兩大板塊進行闡釋:一是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更新,二是語文教師教學模式要更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更新
一、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要更新
1.教師的知識結構要更新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語文教師必須對教授的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全局的掌控,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改革動態(tài),始終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在課堂上,能夠高屋建瓴地掌控整個教學活動過程,正確、熟練地解讀課文及相關語文知識甚至其他學科知識,對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調控。也許對于剛踏上講臺的年輕教師來講,做到這一點十分不易,但是只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把教育作為終生學習的事業(yè)來做,把繼續(xù)學習作為終身奮斗的方向,不僅能從中找到職業(yè)滿足感,也能提升個人修養(yǎng),獲得愉悅的精神體驗。教育界奉行的一句話是“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但是面對國際大環(huán)境下的各種挑戰(zhàn),特別是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一桶水顯然是不夠用的,教師只有成為不斷有活水流入的小溪流,才有可能給予學生一杯解渴甘泉,因此,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是教師保持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徑。
2.教學目標要更新
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常常忘記自己只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常會陷入“一言堂”或”滿堂灌”的尷尬境地,而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完全滿足當代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和參與欲望,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過于簡單生硬的模式,將學生有機吸納到教學雙邊活動之中,以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成效提升。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不僅要把自己所學的傳授給學生,還要善于分析學生,看看學生到底需要什么,防止走進“富師傅,窮學生”的困境。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分層次教學?;A知識的差異、個體的差異,自然會使學生成績及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如果一把尺子量到底,忽視了這一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統(tǒng)一的語文教學,勢必會出現(xiàn)“優(yōu)生不優(yōu),后進生更后進”的局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接收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因此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甚至不同的考量標準和評價模式,教給他們想學、愿學的知識。力爭做到“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訓練分層、評價分層”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2)始終關心學生接收了多少。大多數(shù)情況下,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是學生接收了多少有效信息,了解了多少知識,解決了多少問題,所以教師不能不顧學生感受,只搞“一言堂”,把該講的講了,忽視學生的接收情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shù)胤啪徆?jié)奏,仔細觀察學生,做好隨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改變教學模式的準備,把握好詳講與略講、精講與粗講的關系。
(3)更新師生關系。不少研究證明,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上一門學科,厭惡一個老師而討厭一門學科,試想,如果是因為和學生的關系緊張,造成學生偏科,耽誤學生前程,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目標,教師也就失去了價值,而缺少溝通是造成的師生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制約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余,教師都應當作為“先學者”和學生平等交流。讓課堂教學成為幫助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殿堂。因此,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因為這種關系強調注民主、科學、創(chuàng)造、人性,亦即無障礙的心靈溝通、易仿效的學長范、深層次的潛能開發(fā)、強效應的人格融合,也就是常說的“良師益友”。
二、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
1.發(fā)揚民主
發(fā)揚民主,變課堂為一個學生自我學習、敢說感言的創(chuàng)造性空間。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在“超市”中購物的“顧客”,他們可以任意地挑選自己需要的或喜愛的知識商品。教師在對教材宏觀把握、引導的基礎上,發(fā)揚民主,引導學生找出重難點,找出學生希望了解的內容,從而確定教學目標。
2.獨特的課堂設計
獨特的課堂設計,不僅包括引人入勝的導入語和精美凝練的結束語,教師的課堂語言同樣是課堂設計之一,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盡量簡潔、準確、幽默,不說口水話和無效語言,批評學生要做到針對性批評,不翻舊賬,不牽連他人,在各教學步驟的銜接上也應做到無痕過度,熱鬧卻不喧囂的教學氛圍,新穎、巧妙、直觀的板書設計等,都是構成獨特的課堂設計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多下功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使整個課堂充滿教師的個性魅力。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方式的更新首先是教師觀念的更新,只有觀念更新,形成好的教學創(chuàng)意,才能將之轉化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才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改進,促進語文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中娣.對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探究[J].考試周刊.2010(54)
[2]周玉琴.立足教育教學現(xiàn)狀,有效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