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蕊
摘 要: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效閱讀教學目標從精選閱讀材料,閱讀方式和策略,教師的有效指導三方面入手,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材料選擇;高效性
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可以說是分值最大的部分,我們甚至都可以說“成也閱讀,敗也閱讀”。所以如果想提高英語成績,提高閱讀能力是關鍵。
教師要以學生實踐為基礎來引導學生多看、多讀、多練,通過一系列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閱讀課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精選閱讀材料
利用好現(xiàn)有的教材文本資源,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對教輔用書進行優(yōu)化閱讀,對課外閱讀材料要精選,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難度與課文相當,生詞率控制在2%—3%,選材內(nèi)容可以是名人軼事、報紙雜志、科普文章、文學名著或時事新聞,話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內(nèi)容豐富,生動有趣,篇幅適當,使學生讀得輕松愉快,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閱讀中豐富閱讀體驗,提高閱讀能力。
二、明確閱讀障礙
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閱讀障礙,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可分為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包括:(一)詞匯障礙;(二)語法障礙;(三)背景知識障礙。非知識性障礙包括:(一)心理障礙;(二)閱讀習慣;(三)閱讀速度;(四)閱讀技巧。
如何清除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重視英語詞匯和習慣用法的積累,平時讓學生多讀多記每個單元的必修詞匯,多用重點詞造句。(二)牢固掌握語法知識,多做每個單元的語法練習題,整理專項訓練,例如把詞組句型歸類,復合句歸類(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閱讀單元課文中找出相關語法的句子和句型,可以有效的掌握語法知識。(三)積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知識,多讀一些英語國家概況的書籍,可以增長了解西方文化知識。(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求學生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yǎng)語感。善于找出每段的關鍵句,文章的中心句,掌握大意有利于回答細節(jié)題。
三、閱讀方式和應對策略
在閱讀方法方面,首先應讓學生學會略讀,跳讀,精讀,推讀等不同閱讀方法和策略,并能在閱讀文本過程中靈活地運用。其中,略讀即快速閱讀文章,從而把握文章大意。換而言之,略讀即有選擇的閱讀,讀者可跳過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把握內(nèi)容大概,提高閱讀速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訓練學生通過跳讀或掃讀等方式,找出文章的主題句,發(fā)掘重要情節(jié),了解主要人物,弄清篇章結構與脈絡。通過精讀,可把握細節(jié),梳理文章思路與結構脈絡。當然,不同的文體,其閱讀方式不同。比如議論文的精讀,需要注意事件的起因,事件發(fā)展以及最后結果,理清結構,把握主題。如學習Reading: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略讀(Skimming),完成ExerciseA: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Who is missing?等。而后給出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Scanning),探究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1.Where does Justin Foster live?2.What time did the witnesses see Justin walking home?等等。接著再引導學生通過精讀完成其他閱讀任務。其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合理猜測和推理,如結合語篇邏輯關系來分析一些細節(jié)問題,猜測作者的意圖或態(tài)度,對文章產(chǎn)生深層理解,學會總結歸納。同時,學會結合上下文展開詞義猜測,提高閱讀能力。應對策略:(一)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可以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與句的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大意,同時要求學生把握住關鍵詞;(二)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等,抓住文章脈絡,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三)還要注重學生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注重閱讀的長期積累性訓練;(四)每天鼓勵學生用定時定量的方式進行英語閱讀,選擇一篇閱讀材料,提出幾個相關問題,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讓學生快速閱讀找出問題的答案;(五)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每天至少讀一篇文章。借助真題訓練來了解閱讀理解的學習重點,養(yǎng)成化解難點的思維方式,最終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信息。
四、教師的有效指導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指導。通過廣泛的閱讀,不斷增加知識,反復循環(huán)訓練,從而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實際教學中要盡量做到課文閱讀訓練和課外閱讀指導相結合,課內(nèi)精讀和課外泛讀相結合。
教師不要在閱讀前教生詞,應該在討論和回答問題時呈現(xiàn)單詞,在情景中學習記憶生詞更有效。最后要求學生自己概括,摘錄文章的重點句,用自己的話復述內(nèi)容。講解材料之前,老師應根據(jù)學生水平提出與材料相關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尋找問題的答案,先讓他們自己討論解決,師生縱向互動,學生之間橫向互動交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調(diào)動了學校的積極性。
總之,可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按照“優(yōu)化閱讀方式,不斷探索新規(guī)律,”通過多途徑,多技巧,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訓練和實踐,不僅能夠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更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感悟,汲取精華,去其糟粕,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