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偉如
【摘 要】《新課標》對初中古詩文教學的總體要求:①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的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②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文言文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文言文如何學習如何學好,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言文知識,領(lǐng)略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我們中學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罢b讀與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普遍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敖處熤v、學生背”的注入式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造成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心理?!白灾鳌⒑献?、探究”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為此,我們嘗試了“讀——譯——論——背——練”的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
【關(guān)鍵詞】文言文;讀;譯;論;背;練
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步——讀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人的這條經(jīng)驗是寶貴的。然而,現(xiàn)在置身于絕大多數(shù)的語文課堂,聽到的是教師們慷慨激昂的講解,而少了莘莘學子的瑯瑯讀書聲。
文章不是無情物,而蘊含在文中深遠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細致的刻畫等往往需要反復朗讀才能領(lǐng)會。文言文教學中更應注重朗讀,有些文章學生初看不懂,講解會使句子變得淺白、淡而無味,削弱了文章的意境美。只有通過指導后反復朗讀,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出作者所表達的意境,領(lǐng)悟到雪后初霽,雨后彩虹,海市蜃樓等佳境,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文言文的朗讀教學要保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讀中明理,在讀中陶冶情操。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生具體情況,教材特點來控制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要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朗讀時,要留足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對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讓繁瑣冗長的串講讓位給讀。有些課文淺顯易懂,語言平實,沒有必要在“分析”的漩渦里打轉(zhuǎn),還是多讀讀吧!
第二步——譯
在文言文教學方法上,應廢除以教師過多講解而取代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講讀”式教學模式,建立班級閱讀教學中在教師導讀下以學生自讀為主的“議讀”機制,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要把文言文翻譯、理解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
第三步——論
討論式教學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設(shè)疑——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變“教”為“學”
何謂“設(shè)疑”,有兩種情況:學生有疑和假設(shè)疑問;教師在學生提的問題中進行篩選,確定討論問題的有效性。由于討論的問題來自學生,激發(fā)了學生認知的熱情,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保證了討論的質(zhì)量。
2.析疑——培養(yǎng)學生自己探究的能力,變“死記”為“活學”
析疑,顧名思義就是分析和解答疑問。學生探索疑問的過程,是展示信息多元化、學習方法、團結(jié)協(xié)作的過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方法,在與同學討論中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這樣的學習本領(lǐng)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種能力不是馬上能形成的,而是經(jīng)過多次的訓練,學生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
3.悟疑——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層次,變“學會”為“會學”
悟的字典意思是:理解、明白、覺醒。學生在討論中,一悟?qū)W會提問題;二悟?qū)W會討論問題;三悟?qū)W會創(chuàng)新調(diào)控。這樣的感悟,促進了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第四步——背
背誦古以來就是讀書的一種好方法。中國的私塾教育,有幾千年的歷史傳統(tǒng),背誦就是最主要的手段。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賦詩也會吟?!笨梢姳痴b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背誦文言文,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增強語感,還能加深對古代文化的理解。
背誦對提高語言能力和視聽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背誦還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背誦的目的是培養(yǎng)語感,把握語境,毫無疑問,誦讀對提高語言能力和視聽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如此重復以至于背誦。只要指導得法,學生對于背誦是不會厭煩的。久而久之,誦讀形成學習古文的習慣,古文的語感、語境在讀中“境界全出”,真是非讀不可以達其妙。這樣做的結(jié)果有助于長久記憶,甚至能達到以讀促講的功效。
第五步——練
聽、說、讀、寫是人類使用語言的四種方式,也是人類語言能力的四個組成部分。文言文的學習也是一種語言的學習,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進行課堂練習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wù),達到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課堂練習具有幫助學生為加深記憶痕跡而聯(lián)系舊知識的復現(xiàn)功能;具有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匯集、歸納、比較的綜合功能。
練習的質(zhì)量取決于練習安排的合理性,練習與學習內(nèi)容的一致性,練習與學生認知結(jié)構(gòu)相吻合的針對性和練習對智力、能力發(fā)展的有效性。不加分析就把各類練習卷分派給全體學生完成,把學生帶入無效的、耗時的機械重復的練習,這種做法是極不可取的。練習的量應是適度的。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