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貴
摘要:作文教學是彝族學生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中,作文教學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該樹立為學生服務(wù)的觀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精心設(shè)計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采取種種方法,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體參與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感情。通過將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特提出來與大家共同寶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階段;寫作能力;教學研究
一、現(xiàn)階段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作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jié)構(gòu)、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nèi)容一一教給學生一并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教師做了這么多。但是教學效果仍然不理想。學生寫的作文還是缺乏真情實感。同時目前的作文教學一篇作文從指導到學生習作一再到老師批改最后到老師講評歷經(jīng)兩周才能完成。這樣不僅戰(zhàn)線拉得過長.而且反饋信息慢。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總是由教師單方面完成.幾乎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很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教師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常常求全責備.使學生很少能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愉悅和成功。所以很多學生談作文生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二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師的指導、課外作文選的參考和自己的憑空想象.東拼西湊.亂寫一通.寫出來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達”意。這些問題都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厭惡之情。
小學階段語文寫作的教學主要集中在對基本寫作方法、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等方面。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程度的語文理解能力,但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從而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能力。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程的教學要明確教學目標,并通過不同的課堂教學活動和教學形式、內(nèi)容等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開展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程教學之前,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從而最大限度地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1、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小學高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相對低年級學生來講,已經(jīng)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和理解仍然不到位,有一部分成語不能正確理解,部分字詞不能正確書寫的情況普遍存在。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就是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將字詞理解、書寫等方面的練習不斷滲透到語文寫作的教學中。
2、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理解能力的增強,具體是指學生能正確地理解詞、句、段落的表達含義,并能將這些含義用其他的語句正確地表達出來。語言理解能力的增強是學生提高語文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以及重要途徑,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予以重視。
3、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指學生用語言準確地將自己所要描述、論述的事情表達出來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提升學生字詞組合、字詞斟酌、段落構(gòu)成以及文章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三、如何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在明確了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目標后,教師就要以這些教學目標為依據(jù)開展語文寫作教學,并通過教學活動以及寫作練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1、督促學生不斷積累字詞。字詞的積累不只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基礎(chǔ)性教學目標,更是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學生的寫作,最基礎(chǔ)的積累就是字詞的積累,寫作水平、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學生對字詞的積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通過如“字詞積累比賽”等形式督促學生積累字詞。
2、對不同類型的寫作題目加強訓練,增強學生的審題能力。小學高年級學生提升語文寫作能力離不開審題的訓練。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被稱為“戴鐐銬的舞蹈”,要求學生在既定的題目下進行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學生在不同題目類型方面的審題訓練,提升學生審題立意的準確度,為學生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基礎(chǔ)。
3、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表達能力。語文寫作的教學,強調(diào)的是豐富、自由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首先就需要做到豐富多樣,做到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開展閱讀課、賞析課、辯論課等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思辨的思維能力和描述的語言能力等。教師要不斷鼓勵、激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學生在語文寫作課程上的參與度。
綜上所述,小學六年級的語文寫作教學強調(diào)教師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chǔ)上,明確語文寫作的教學目標,并且將語文寫作的教學目標作為指導,從積累字詞、加強審題訓練和寫作訓練以及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和方式等方面的教學活動著手,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積極促進學生之問和師生之間高頻率的交流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語文寫作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玉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商情,2015:234.
[2] 毛里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5(6):147.
[3] 杜雪靜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