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軒楊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利于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愈來愈重視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案例,探究了新課標背景下開展記敘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標背景下,我國教育在教學目標、形式、內容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變革,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本文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論述了緊抓記敘文文章線索、重視記敘文文章關鍵詞句、調動學生參與記敘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教學策略,旨在豐富相關理論,并希望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緊抓記敘文文章線索
開展記敘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時,對文章線索加以明晰、把握,理順文章結構,化復雜為簡單。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須注重提升其“抽絲剝繭”能力,引導其分析作者寫作思路,進而確定整篇文章線索。例如: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材第一單元中的《藤野先生》(魯迅),開展此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積極鼓勵學生尋找該篇記敘文的線索。經認真閱讀、探討,學生會初步了解魯迅先生寫作思路,進而找到一條地點線索:東京-仙臺-北京;進行《偉大的悲劇》(茨威格),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閱讀教學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讀文章后尋找線索,并給予適宜的引導。通過分析、探討,本篇文章以時間為線索:1912年1月16日—1月18日—2月17日—3月2日—3月21日—3月29日。此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登上地球瞬間》等以空間為線索,《最后一課》以人物為線索,《皇帝的新裝》以事情為線索等。
二、重視記敘文文章關鍵詞句
縱觀初中語文文章,其皆含有豐富的情感。記敘文作為語文一大文體,其飽含美善惡美丑。通常,文章中隱藏著情感,主要體現于某些關鍵詞句之上。所以,只要明晰與情感相關的關鍵詞句,就能對文章整體情感進行大致把握。例如:《藤野先生》,對清果果學生留學丑態(tài)進行描寫時,魯迅先生著重介紹了其的發(fā)型(辮子解開并散著,整齊的盤著等),且運用了“小姑娘”“標致”等詞。通過運用繁育,魯迅先生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丑態(tài),表達了厭惡之情。記敘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引導學生品位關鍵詞句,分析作者創(chuàng)作思路、感情,從而掌握所學知識。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將積極情感“灌輸”給學生。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初中語文教材內容明顯改變,文章情感越來越偏于積極向上。通過引入積極情感,學生正確的人身態(tài)度能夠得到培養(yǎng)。例如:《紫藤蘿瀑布》(宗璞),作者極力贊揚了紫藤蘿的生命力,表達了熱愛生命之情,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積極的意義;《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作者表達了對已故父親的懷念及崇敬之情,有利于教導學生感恩父愛、珍惜父愛;《珍珠鳥》(馮驥才),該篇文章記述了珍珠鳥由怕人到信賴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轉變,表達了愛心、和諧相處之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
三、調動學生參與記敘文教學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曾表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初中生而言,其尚未成熟,思維能力有待提高、知識結構有待完善,且具備很強的好奇心。鑒于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記敘文閱讀能力,激發(fā)其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比如:教師可采用有效教學方法。其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濟南的冬天》(老舍)教學時,教師可將事先精心準備的關于冬天的影像、視頻、音樂等播放給學生、吸引其注意力,進而引導其深入閱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滿足學生在視聽方面的學習需求,有利于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其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屬于較為先進的學習模式,其能夠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四、充分利用課堂教學
一般來說,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很短,這就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開展記敘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路、方法等,將閱讀相關內容(思維方式、文章主題、文章和組織結構等)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自主預習,以對目標文章相關背景進行了解,進而更好地參與學習。例如:開展《最后一課》(阿爾豐斯·都德)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該篇記敘文,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多種途徑查詢資料,學生可獲得以下相關信息:該文章創(chuàng)作于普法戰(zhàn)爭時期,阿爾薩斯易小學被迫學習德文,作者詳細刻畫了鄉(xiāng)村教師——韓麥爾及小學生——弗朗士,表達了深深的愛國之情等。如此,正式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將會很容易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五、結束語
新課標的制定、出臺,對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素質教育逐漸取代應試教育,各所中學愈來愈重視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多元能力。雖然教學存在方法,但沒有固定性,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知識、能力水平,深入開發(fā)、挖掘教學資源,與時俱進,掌握現代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當前,人教版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理論較少,希冀更多業(yè)內人士、學者、專家為該課題“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何曉曼.新課標背景下人教版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115.
[2]黃萌薌.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記敘文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2(12):26-27.
[3]李薇.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記敘文教學“主問題設計”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