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明
【摘 要】新一輪課改強調(diào)課堂的鮮活性,語文課堂卻沉悶乏味,教學效果不佳。如何走出這種教學誤區(qū)呢,用好課前演講,情境教學,課堂辯論,課堂競賽,生活拓展等策略能給語文課堂注入活力,破解語文課堂的沉悶。
【關鍵詞】課堂活動 語文課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86
“真正掌握一種教學法的教師,他的教室是生氣勃勃……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作‘活?!敝逃覅问逑嫦壬缡钦f。新一輪課改尤其強調(diào)課堂的鮮活的特性,但一線的語文教師大多數(shù)都有過這樣的體會:花了大量時間,費了很多精力備課,課堂卻沉悶乏味,教學效果不佳。如何走出這種教學誤區(qū)呢,我從語文課堂活動入手,在破解語文課堂沉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課前演講,給語文課堂送去一縷清風
課堂演講作為一種課堂活動,被廣大語文教師廣泛運用。兩三分鐘的課前演講,運用得好,會激發(fā)興趣,凝聚精神、啟發(fā)心智、激濁揚清,就像一縷清風,起到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近年的教學中,我充分認識到課前演講的重要性,把安排學生課前演講當作備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著力準備。總體說來,課前演講布置應有計劃,力戒盲目性,應突出針對性,有的放矢,隨著教學變化,適時調(diào)整演講重點。課前演講的基本條件要求是與課堂內(nèi)容掛鉤,是通向課堂的橋梁;要消除學生課前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是點燃課堂激情的火種。面對這種情況,我一般要求學生的課前演講大多以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突出知識性、趣味性,以激發(fā)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通過幽默活潑的故事形式宣講出來,不拘一格,寓教于樂,給語文課堂送去一縷清風,在“逗樂”其他學生的同時,又激發(fā)興趣,開啟心智。
二、情境教學,給語文課堂灑上一場新雨
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jié)合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均受刺激,促使學生手腦并用,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活躍學生的思維,營造出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良好課堂氣氛,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好地達到新課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統(tǒng)一的要求。如在古詩詞、散文教學中,通過錄音和圖片,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完美地展示古詩詞、散文的藝術魅力,直觀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學生通過聲像作用,體味、感受詩文中美的景色、美的語言,從而引發(fā)情感的共鳴。小說教學則可充分利用視頻,使學生的認知面不再局限于課文中那些單調(diào)枯燥的文字上。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多角度、多層面理解文中的思想內(nèi)容,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在愉悅的體驗中感知知識、接受知識、探究知識、運用知識。戲劇教學則可結(jié)合所學教材,在熟悉劇本內(nèi)容,把握劇本思想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演出劇本中的精彩片斷,進行角色表演,體驗課文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動,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更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種教學資源,用好情境教學,靈活把握課堂動態(tài)生成,真正給語文課堂澆上一場新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語文課活起來。
三、課堂辯論,給語文課堂點燃一份激情
組織課堂辯論,合理選題很關鍵。針對小型課堂辯論的特點,選題不宜太艱深,因為復雜的選題更適宜采用辯論賽的方式。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便學生有研究討論的興趣。因此,選題最好是跟課本緊密聯(lián)系,跟課堂教學重點緊密聯(lián)系,如區(qū)別比較人物形象的差異性,對文章感情基調(diào)的爭鳴等。選題應力戒單調(diào)平板,一定要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此外,結(jié)論一定要多樣化,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才會有辯論的可能。
如學習《雷雨》,就可以組織一個小型的課堂辯論活動,題目可設計為:“周樸園對侍萍有沒有真正的愛情?”這個辯題,緊扣人物性格特征探究,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針對“周樸園對侍萍有沒有真正的愛情?”這一辯題,學生提出了“一直有深厚的感情” 、“從來就沒有愛情,只是玩弄”和“30年前有愛情,30年后沒愛情”等幾種觀點,矛盾點自然出來,辯論就有了發(fā)展的可能。
課堂辯論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也要及時引導,以使論辯高潮迭起。辯論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組織得好,往往是課堂最精彩的環(huán)節(jié),還能為語文課點燃一份激情,將閱讀探究活動引向深入。
四、課堂競賽,給語文課堂灌注一種競爭
語文課堂競賽無處不在,教師能夠利用得好,會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氣。如朗誦比賽,提高朗讀能力。在學習詩詞作品時,我一般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展開朗誦比賽,然后每小組推薦一位,讓他代表你們小組參加班級比賽,各小組分別給參賽者評分。每個小組為了得高分,精心組織,各顯神通。每個學生提高自己朗讀能力的積極性高漲,同時通過比賽,學生也學會一些朗讀技巧,受益匪淺。如成語接龍,豐富學生詞匯。成語接龍,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項語文競賽活動,利用好這一活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教師隨便說一個成語,讓學生用這個字詞尾做下一個成語的詞頭,也可以是諧音。這個游戲用于專項基礎知識復習非常好,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游戲記住了生詞,豐富了詞匯。此外,謎語競賽,歇后語競賽等在語文專項復習中都可以引入課堂,給語文課堂灌注一種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五、生活拓展,給語文課堂增添一份活力
在“傳箴言”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箴言不僅思想性強,藝術性也高,我把它們摘錄下來作為語文訓練的材料,讓學生作仿句練習,把學生寫得好的句子選出來,在班上讀,成果共享。然后調(diào)動集體智慧,將這些句子精改,通過手機、網(wǎng)絡推薦這些優(yōu)秀句子,一下子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與參與社會生活的興趣。
生活中還有許多精彩的語文材料可以引入課堂,如:對聯(lián)、廣告、短信、解說詞、晚會竄詞等,很多語言學生在課本上根本學不到,在教學中能將這些生動鮮活的語言活學活用,不僅可以讓語文課生動起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主張“學生的活動是教學過程的特征之一”。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我認為教師要做的就是搭建一個課堂活動的平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展現(xiàn)他們的才華,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讓語文課堂從此告別沉悶。
參考文獻
[1]周志強.談語文課堂的活動設計[J].常熟高專學報.2004(06)
[2]史萌.活動性語文學習的理論和實踐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