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摘 要】: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特色內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在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要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有趣、更扎實、更人文,不斷提高古詩詞教學實效,力爭發(fā)揮出古詩詞教學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1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部分很重要而且很有特色的內容,那就是古詩詞教學。雖然現在古詩詞已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工具,但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是功不可沒的。
無論是遣詞造句上的字斟句酌,還是思想文化傳承的一脈相承,古詩詞都可圈可點,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經典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古詩詞在文化傳承上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加強古代經典詩詞教學,既是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具有鮮明人文特色的古詩詞教學的研究,讓我們的古詩詞教學更有趣、更扎實、更人文,不斷提高古詩詞的教學實效,不僅對于提高整體的語文教學實效有益,而且能夠更好利用古詩詞的感染力,發(fā)揮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讓傳統文化更深入地融入到學生的思想和行動中,一舉多得。下面,我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相關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有趣
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了“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只有讓我們的教學更有趣,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更樂意參與,并獲得更好的體驗。小學生的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只要我們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改變傳統的生硬枯燥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更好的實現我們的教育教學目標。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有趣,要注重課堂導入和情景設置,可以借助互聯網、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和手段,通過生動再現詩詞背后的故事,將詩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等方式來實現。比如,在《贈汪倫》一首詩的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講背后的故事,汪倫為一睹詩仙李白的風采,利用“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將愛好喝酒和游歷的李白吸引至名不見經傳的涇州,而后兩人相談甚歡,結下深厚友誼,也可以讓學生即興發(fā)揮,也談送別感言,可以現場表演,現場吟詩。又比如,在《尋隱者不遇》一詩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通過情景的再現和生動的演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扎實
語文是教學系統中的一門基礎文化學科,其他學科的學習要以語文學科的學習作為基礎。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更是基礎中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更需要注重語文的基礎性,對語文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準確把握,實現更好的教育教學目標,古詩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如此。注重全面把握古詩詞學習的內容,注重新的課程改革三個目標及三個目標的有機融合,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實際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開展更為扎實的教學,夯實學生學習基礎,是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特點,新的課程改革,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上的要求也有所差別,我們在教學中要以新課改的要求為依據,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古詩詞教學。比如,學生在小學階段,相比對抽象的、復雜的、邏輯的內容,更喜歡也更容易掌握具體的、直觀的、情感的內容,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畫面感,讓學生結合生動形象的畫面,加強直觀感受,從而更好的認識和了解詩詞的內容,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加強情感引導,可以多給學生實踐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體會詩中情感,再現詩中描繪的形象,來記憶、理解和應用所學詩歌。
三、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更人文
新課標明確要求我們的小學語文的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古詩詞形象生動、語言凝練、意境深邃,是古人抒情表意使用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更是古人胸襟和智慧完美的體現,不僅極具特點,而且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可以說,古詩詞教學在體現語文人文學科屬性上具有典型性,加強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是加強對學生人文教育的要求。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教學中,通過古詩詞的融合,能讓小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感悟到語文的人文特點。教師通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看懂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注重古詩詞背后蘊含的情懷,通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讓學生不斷開闊自己的審美視野,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體會和感悟詩中的意境,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fā)展,為適應和推動社會發(fā)展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比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除了讓學生領略明朗優(yōu)美的景色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味面對山回路轉、撲朔迷離的迷茫,只要有鍥而不舍的追求,就有新的希望,就會豁然開朗?!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又讓學生感嘆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遠保持一顆生機勃勃的樂觀向上的心胸和情懷有多重要,會讓學生更感性的去感嘆和體悟發(fā)展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注重古詩詞教學的人文性,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感情,體味作品的意境,就能夠讓學生受到先賢們的感染,保持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極為有益的。
回顧歷史,人類社會得以發(fā)展,人類文明得以傳承,離不開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典代表的古詩詞文化應該得到繼承。放眼世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富有中華文明特色的古詩詞文化應該得到發(fā)揚。展望未來,合作、競爭、交流是永恒的旋律,要想奏出時代強音,就需要把人才的培養(yǎng),文化的傳承放在重要的位置。作為教育者,作為人才的培養(yǎng)者,我們既要有責任也要有擔當,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基因和具有相應的文化底蘊的厚積薄發(f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讓他們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推動者,注重古詩詞教學,是我們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