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 要:習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讓小學生從小愛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教會學生基本的習作技巧、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小學生的習作、改變傳統(tǒng)的重“寫”輕“改”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促進習作教學改革。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教學;策略
在現實習作教學中,學生怕寫作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一個頗令教師頭疼的問題。怎樣讓學生愛寫、寫得好?我從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解決教師的思想觀念問題
在平時教研過程中,教師都覺得作文難教,總以學生幼稚為借口,把學生怕寫、寫不好文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有了這樣的思想,怎么談得上去研究、去想辦法改變呢?其實,習作教學并不難,難的是改變我們的觀念。我認為,要想搞好習作教學,首先得克服教師“怕教作文”的觀念障礙。其次,我們要改變“小學生是寫不出什么像樣的東西的”認識,很多教師在評價學生習作時,總愛以自己的喜好、意愿、思維來對待學生的作品,這樣一來,總感覺學生的作文幼稚、可笑,慢慢就對自己的學生喪失了信心,也讓自己喪失了“教”的信心。最后,我們還要克服簡單把習作作為語文教學五大版塊之一而割裂對待的觀念,也就是到了教寫作時才進行寫作教學?!吧钐幪幖凑Z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習作作為其中一部分,我們也應該樹立“時時是習作教學之時、處處是習作教學之地”的觀點,不能“為習作教學而教學”。
二、要解決孩子的習作動機問題
每一個教師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真正去思考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愿望,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的不多,因為我們很多人很看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例如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初始階段,有些老師往往還沒做好如何系統(tǒng)地進行習作教學的充分準備就“走馬上任”,到了單元結束,該教學習作了,就從選材啊、章法啊等等詳細講解,學生交作業(yè)來一看,怎么都不如意,又重講、重寫,還是不如意,到了下一單元,又如此循環(huán),長久下去,學生哪有喜歡寫作的?
三、要解決學生儲備的問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是學生真實意愿和情感的書面表達,需要書面語言的支撐,學生必須得有語言的儲備,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就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地、大量地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比如在低段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在中段可以積累優(yōu)秀片段;高段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隨筆本”,隨時記錄自己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點滴感悟。習作又是學生生活現實的表達,所以還得有生活經驗的積累,多讓孩子開展游戲、參觀、手工制作、勞動等活動,多積累生活的經驗素材。當然,還得有習作技巧的積累,有了材料不一定就會有“高樓”,還得有把這些“建筑材料”合理、規(guī)范組織的技能,這些技能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不僅僅關注文本材料寫了什么,還要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怎么寫的,也就是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要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
每一個人,都有被認可的心理需要。以此反觀我們的習作,學生怕作文,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次次的“不及格”“重寫”評語有關呢?我們面對的是才開始寫作的“學徒”,吝嗇我們的贊美沒必要。有位數學教師說過:“我們老師也許很窮,但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一樣財富,那就是分數?!边@話聽起來有趣,但是想想,如果我們依靠特殊身份,對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毫不吝嗇地進行表揚、鼓勵,對于保護孩子的自信、激發(fā)他的學習愿望是很有幫助的。
五、要“以童心對待童言”
在兒童的世界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兒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是不同的,表現在語言形式上,孩子們寫出的語言,我們可能認為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有些顯得不合情理。但是,這些從語言中表現出的事物,是在他們還沒有系統(tǒng)、科學地認識事物本質的基礎上的表達,是兒童眼中世界、心中愿望、情感世界的真實表達。倘若我們以成人的言語規(guī)范來對待孩子的習作言語,是不客觀公平的,會使我們錯誤的認為孩子沒寫好、寫不好作文。比如,寫月亮,一位學生寫道:“晚上的月亮像一彎剛剪下來的指甲?!庇行├蠋熣f:“不對,要寫成像小船才好,像指甲比喻不恰當?!痹蹅兿胂?,是孩子比喻得真不恰當,還是我們思維方式不恰當了?小學習作要求“寫真話、實話、心里話”“鼓勵孩子個性化的表達”。如果我們很多次的“不恰當”評語后,孩子還能有真話、實話、心里話嗎?孩子還有個性嗎?“童言無忌,童心爛漫”,教師也應該以一顆童心來對待孩子的“童”話,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場、以孩子的目光對待孩子的作文。
六、要特別重視習作修改教學
“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都懂,在現實課堂上卻沒有體現出來。教師在課堂上指導習作,卻讓孩子回家寫作,課堂上激發(fā)出的精彩瞬間,經過了一段時間、經過了其他學科教學的干擾后,回家還有多少可以寫下來?我想,這是習作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已經激發(fā)了習作愿望,激活了習作儲備,就應該馬上讓孩子用筆記下來,然后進行評改教學環(huán)節(jié)。評改方式上,先讓孩子把自己寫下的文字大聲朗讀一下,因為朗讀最容易發(fā)現錯誤,特別是在語句是否通順上的錯誤,發(fā)現錯誤,馬上修改;其次可以選擇典型習作,教師當眾示范修改。這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習作語言、表達形式等方面做出積極地評價和客觀的指導,教孩子如何改好習作,對典型習作給出定性的評價。這樣,其他孩子能有一個明確的修改方法和評判標準,然后對照進行修改自己的習作;第三,可以采取同學互改方式,讓學生互相評價,以便能從別人身上學到好的地方;最后,教師要注意把好的作文進行公開表揚、張榜公示,開展展評活動。在這環(huán)節(jié)也要對那些雖然質量差些,但是修改環(huán)節(jié)做得好的學生一并進行表揚,以促進各層次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
我想,如果我們在平時習作教學中,切實轉變我們的觀念,以童心對待童言,以寬容對待無知,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長期堅持、努力,孩子的習作將不再難寫,我們的習作將不再難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