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19-02
《愛上課》的作者是位熱血教師,名叫阿倫。開篇的第一個小標題是——了解學生比教書更重要。他在文稿中寫道:從小到大,求學過程一直很順利的老師,可能很像單細胞草履蟲,例如,他們認為考試作弊的學生一定不長進,但對我來說,這反而是長進的表現(xiàn)。如果不長進,學生根本會交白卷。會作弊,表示還是希望成績變好,只是行為錯了[1]。我從事教育工作已三十年了,對阿倫的這個觀點有太多的認同和共鳴。
在中職學生群體中,總有這樣一些學生——凡事總愛出風頭,哪里熱鬧哪里鉆,無論何事都參與;他有時是大家開心果,有時是集體中的討厭鬼,有時是老師眼中的搗蛋王,他們不甘寂寞、精力旺盛;課堂上他總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出格甚至是嘩眾取寵的事來,在亢奮時甚至不把老師放在眼里。針對這類學生如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如何針對其癥結施于相應的教育對策?這是衡量班主任工作專業(yè)性、靈活性、技巧性和實效性最好的尺度之一。
事件回放
上課,起立。語文老師娓娓道來:同學們,語文知識的學習在于積累,平時多讀書,多記憶,對你今后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小李接嘴了:我到中職學校是來學技術的,為什么學校還開設語文課,學語文又不能當飯吃……。小劉接著說:就是嘛,其它專業(yè)的同學都會操作維修技能了,可我們還在學語文,學數(shù)學,太沒勁了……。幾個同學七嘴八舌,課堂開鍋了……
教育策略
小李、小劉把課堂當成了茶館,隨意接嘴打斷老師上課。這種教學情景時常發(fā)生,任課老師多次“告狀”,也多次教育,效果不明顯。作為班主任,對這類學生如何辦呢?
一是明確立場。一定要與任課老師的教育保持一致,做到口徑一致、立場一致。
二是細心引導。根據(jù)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yè)學校課程安排意見,向學生解釋文化課程安排的變遷,如從2002年開始的“以夠用、實用為原則”的課程安排,到現(xiàn)在強調的“提高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加強文化課程學習”的課程導向;分析基礎文化課程對人生的影響和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認識;重視學生對課程安排的意見,請專業(yè)科負責人參加班會活動,講解文化課與專業(yè)課的內在關系,引導學生自覺轉化。
三是內化驅動。通過各種活動,如情景互動、角色換位等主題班會,讓學生主動剖析思想,體驗教師情緒,模擬教師教育,從而達到自覺改正不良習慣的沖動。
教育過程
任何一種有效教育,一定是針對學生自身特點來進行的。我又會選擇什么手段來糾正小李、小劉接嘴毛病的呢?我抓住這兩個學生“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頭腦反應敏捷、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獨特”的特點,選擇讓他倆學習寫人生第一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切入,讓他們學會總結、放眼展望、用心期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涵蓋了自我分析、環(huán)境分析、職業(yè)目標確定、實施方案、計劃調整等幾大部分,既要揚長避短,又要正確定位和憧憬未來。我確定了完成任務的時間,提出了完成任務的標準,他倆在接受任務后,便開始了寫作。
寫作是一個培育耐心的過程,每個部分都需要他們認真思考,反復的修改;寫作是一個培養(yǎng)責任心的過程,不能半途而廢還要立志獲獎;寫作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他們要犧牲課余時間查找資料,把一篇普遍的word文檔變成美輪美奐PDF。
由于要指導他倆完成規(guī)劃,我每天與他們一起談心交流的時間就更多,與他們一道分析自己、分析大小環(huán)境,談缺點帶來的危害,改正缺點帶來的好處,沒有了批評,只有了交心,沒有嚴厲,只有了關愛。
小李開篇這樣寫道:全方位看自己百利而無一害,為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我現(xiàn)在脾氣急、粗心。汽修專業(yè)是一個服務行業(yè),因為我全方位認識自己了,知道這些毛病要給自己帶來哪些危害,可以提前改正。
在寫自己的缺點時,他這樣評價自己的:“活潑”自砸招牌,“幽默”惹人討厭,“懶惰”心生厭惡!我有時不分場合、時間和地點“活潑有余”,這可是自毀形象,自砸招牌。我有時不分場合、時間和地點“嘩眾取寵”,讓老師尷尬,讓同學討厭。我去朋友家做客,什么事情都不干,表現(xiàn)的“懶惰散漫”,成了一個不受大家歡迎的人。[2]
小李結尾這樣寫道:我渴望成才,我夢想未來,我要用青春的汗水去灌注夢想的幼芽,像蒼松一樣挺立于社會職場之林,回報父母,回報家庭,回報老師,回報學校,回報社會,我滿懷激情地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我還要改掉自己“活潑有余”、“嘩眾取寵”的毛病。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改正缺點,可能過程比較慢長,但在老師的督促和同學們提醒下,我相信這些缺點會慢慢克服的。
效果與啟示
1.效果
靜待花開,他倆正朝著老師的要求方向前進著。在新學期班干部換屆選舉中,小李被大家推薦成為了班長。小劉接嘴的毛病也明顯少了,老師對他的評價也逐步正面了。
2.啟示
一是要找準閃光點,分析問題原因,二是要找準切入點,找到合適的方法,三是要找準內化點,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教學相長,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開拓創(chuàng)新,忌墨守成規(guī),班主任工作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最后,引用教師阿倫的話來共勉:年輕人應該有犯錯的權利。如何從錯誤中得到教訓和經驗,才是身為教育者應該教導的目標。[3]
參考文獻:
[1]這句話來源于《愛上課》(書號ISBN978-7-5006-9338-3),作者,阿倫.
[2]摘自重慶市工業(yè)學校汽修151李代鵬《完善職業(yè)之路成就出彩人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比賽.
[3]這句話來源于《愛上課》(書號ISBN978-7-5006-9338-3),作者,阿倫.
作者簡介:
吳昌濤,1966—,女(漢),四川宜賓人,工作單位:重慶市工業(yè)學校,大學本科,高級講師,教育學學士,曾任教育研究室主任、基礎教育科科長等十余年,主要從事體育教育教學、中職研究和教育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