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響著他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不少學生作文或感情漠然,辭不言情;或筆是心非,失真失誠。寫假人假事假經(jīng)歷的“胡編式”作文、東摘西抄的“拼湊式”作文、全文照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些作文雖然寫的是真實的事,可是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沒有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和認識,沒有經(jīng)過自己情感的撞擊與參與,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和抒發(fā)。
布魯諾說過,“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在想象中激發(fā)興趣
在具體的單元作文教學中,每一次作文都要作出這種那種要求,制定出這樣那樣的框框套套,學生在作文時,也就不得不在老師的框框套套和清規(guī)戒律的制約下,編造一些自己不想編造的事,說自己不想說的話,唱自己不想唱的調(diào)子,毫無興趣所言。寫出來的作文,就是一個模式。
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多寫想象作文,前蘇聯(lián)作文改革家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說:“想象并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它同樣是以實際生活作為根據(jù),只不過不是完全重復某一件真人真事,而是按照寫作要求對各種真人真事經(jīng)過選擇取舍的加工,編寫出一個新的故事?!痹谄綍r的教學中,我采取以下幾種作文:
1.先說—個笑語,再讓學生據(jù)此編寫故事;
2.說一組詞語,要求學生用這些詞語編故事;
3.設想你正在一家商店(或展覽館、玩具工廠等),用五要素(何人、何為、何時、何地、何故)講述你的故事。
4.另外的角度看待世界:一條魚會怎樣看待漁夫?外星人怎樣看待你的活動?一只老鼠怎樣看待盆中的乳酪?
5.你是“超級神童(男孩或女孩)”,你將做什么?你的感覺會怎樣?為什么?
6.一個報告者,與家長談話,與兄弟姐妹談話,或與動物園的老虎談話等,把內(nèi)容寫成作文。
7.如果讓你做一天校長(或教師、父母、總統(tǒng)等等),你將做什么?
8.如果你能讓世界(或者你的城市、學校)發(fā)生三種變化,它將變得怎樣?為什么你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
9.創(chuàng)造并描述一種混合型動物。例如,這是一頭奶水牛(它是由奶牛和水牛相結(jié)合而成),那么什么是虎鼠(老虎和老鼠相結(jié)合)?什么是兔象(兔子和大象相結(jié)合)?等等。
在這些作文訓練中,學生興致高漲,打開自己的心扉,暢所欲言,寫出自己獨特的想法。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又培養(yǎng)了寫作的興趣。
二.在練筆中培養(yǎng)興趣
“多寫筆下生花”和“熟能生巧”,這就是說,作文水平的提高,是要建立在一定數(shù)量的基礎之上。萬事萬物都是只有當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學生寫作文也不例外。在多次的練習中,才能有取得飛躍,才能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當然,這里所說的“多寫”,不是不講究科學地盲目地強迫學生多寫,而是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心甘情愿地發(fā)自內(nèi)心地寫。具體可以有以下幾種:
1.與課文同步。就是閱讀完一篇課文以后,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看法,及時動筆寫寫。可以從課內(nèi)挖掘,也可以擴展到課文外,即現(xiàn)實生活中與課文里的人或事相似的人或事。或者仿寫,或者縮寫,或者擴寫,或者另辟蹊徑,形式不拘—格。
2.與生活同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安安穩(wěn)穩(wěn),坎坎坷坷。只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就會有寫不完的人,寫不盡的事。
3.與時代的發(fā)展同步。就是緊跟時代的步伐,奏響時代的強音,唱響時代的主旋律。諸如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一粒沙子看世界,半杯水里說人情?!弊鳛槔蠋?,既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關(guān)注身邊的小事,熱點話題,國際國內(nèi)大事,又是經(jīng)常把自己知道的有關(guān)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就這些時事寫寫看法,談談感受,一則不至于“讀死書”、“死讀書”、“書讀死”,二則可以增長見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常動筆寫寫,常動腦想想,也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上網(wǎng)看新聞的良好習慣。
4.與自己的情感同步。人的情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光的流失、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昨天還在是“愁云慘淡”,到今天就有可能變成了“晴空萬里”。今天過得悠哉樂哉,說不定明天就眼淚汪汪。今天還在此地,明天就可能到了彼地。人的情感,可以說是說變就變。一句話,一件物品,現(xiàn)實中的,書上的,都有可能會讓人觸景生情。把自己的情感以日記的形式或者隨筆的形式真實地表達出來,又何嘗不是一篇篇感人的作文?
在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中,學生體會到寫作就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內(nèi)心的真情告白,是傾訴的最佳方式。勿庸質(zhì)疑,寫作的興趣油然而升,寫作水平也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三.在評價中提高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弊鳛閷W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重要體現(xiàn)的作文,如何進行評價改革,實施作文教學的發(fā)展性評價,促進學生主體的發(fā)展,也就顯得日益迫切了。
寫作的興趣會產(chǎn)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睿智的發(fā)現(xiàn),熱情的贊許,精當?shù)脑u點,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潛力,欣賞到自己的智力活動的成果,愉悅之中極力追求,鼓起奮進的風帆。特級教師于永正善于運用表揚鼓勵,讓學生在愉悅之中奮進。學生一有進步,他就學生的作文簿上畫一只翹起大拇指的手,從此全班學生作文以能得到老師畫的翹起大拇指的手為光榮。一次,有位學生在作文中寫了“月亮長胖了”一句話,于老師就在這句話的下面畫了圈,并在旁邊批了個“好”字,“好”字后面加了個長長的感嘆號。這個學生升入中學后,給老師寫信表達了當時激動的心情:“……當時,我是何等的高興?。⊥情L長的感嘆號,我想,這一定是您從高山頂上垂下來的一條繩索,好讓我抓住向上攀登上去!從那以后,我喜歡作文了?!?/p>
后進的學生自信心最為缺乏,筆者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長期在和優(yōu)等生、中等生的比較中,他們已經(jīng)變得對學習很沮喪,認為“優(yōu)秀”離他遙不可及。于是我就想,橫著比不行那縱向比啊。于是在幫助后進生的同時,一旦有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會在作業(yè)本或者書上給他們畫個“大拇指”,表示“你比以前進步了”,他們一看到“大拇指”就很開心,想著要有更多的“大拇指”,于是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拾回了學習的自信。
總之,作文教學要時刻圍繞學生的興趣開展,要處處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