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健全自身人格、思維,并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實踐進行分析,旨在通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實踐;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從小學生理解能力、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概括,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的前提,而課堂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僅重視小學生聽、說、讀、寫等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課內(nèi)外一體化,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優(yōu)化教學,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1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就必須要求教師將文本思想和生本思想進行對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掌握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現(xiàn)有學識水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在實踐教學中抓住機會對學生理解能力進行強化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理解、梳理所學的新知識,讓學生真正讀懂文本,能夠積累和整合文本知識內(nèi)容,并在深入解析后完成自身語言個性化,獲得學習經(jīng)驗,感悟文本。因此,教師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學生的反饋獲得準確的學情,在掌握學生實際情況的條件下展開課堂實踐。例如:在進行《可貴的沉默》一文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并提示學生圈出與題目相關的單詞和句子,然后通過提問“為什么沉默,可貴在哪之類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接著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學生的理解程度推進下一步教學,通過“談論父母為自己慶祝生日的興高采烈”和“不記得父母生日的沉默”相對比,讓學生理解文中沉默的含義,以及沉默的原因,當問到學生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時懂得“沉默”,并為之反省,就證明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強化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從文章中學到了“可貴的沉默”的含義,通過循境入情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會語文詞句的特色,感悟其中的情感。
2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小學生的運用能力
語言是思維表達的重要工具,在不斷豐富小學生語文知識積累的同時,教師要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不斷內(nèi)化語文知識,自主獲得言語活動經(jīng)驗的同時將其逐漸轉化為個性化的知識運用,通過將所學的知識盡情的使用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語言色彩濃厚的教學活動、如辯論、朗誦等,在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所獲語言知識及經(jīng)驗個性化運用,提高其運用熟練度。同時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以課文內(nèi)容展開寫作訓練,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達到學生梳理思緒,表達自身想法。
3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重點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效率就必須要加強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利用真實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心智往健康成熟方向發(fā)展,使學生思維更活躍。在教學中,教師要擴展教學視野,教學要基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解放學生的語文學習思想。例如:在進行《幸福是什么》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文中3個年輕人不同的幸福為指引,將學生的思維引導進對幸福的定義中,讓小學生思考自身的幸福是什么,并讓小學生表達出自身想法,體會作者對幸福的深層次的理解。詢問學生幸福是什么,問小學生“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是不是幸福,激發(fā)小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暢想。
4在課堂實踐中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將文章的各種美好元素向小學生展示,充分利用教材文學資源,讓小學生感受到文字中所蘊含的美感,給予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會用心去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和美感。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自然美、人性美、社會美等元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深度,讓學生基于自身角度和感受獲得學習體驗。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鳥的天堂》、《幸福是什么》、《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等文章,充分體現(xiàn)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社會之美,在進行這些文章的教學時,教師更注重學生審美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表達出自身感受。
5結語
總之,文章理解能力、語文知識運用高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都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精髓,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高度體現(xiàn),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形成個性化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觀,讓小學生學會在審美視角下,展示自身情感,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