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英語課程中滲透文化教學是大勢所趨。本文嘗試研究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文化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004-02
眾所周知,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學習一門語言,就要了解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高中英語課程是高中生的必修課,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滲透文化教學。但從目前來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現狀并不盡如人意。本文先分析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接著提出解決對策,意在起到一定的參考意義。
一、文化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現狀
1.文化教學沒有得到應有重視
文化教學一直以來被輕視,主要有三點原因:①長期以來,課堂教學實施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缺乏實際的語言交際情景,更別提文化方面的內容;②各級考試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導致學生不知道英國、美國的國歌、政黨、歷史等,更別提文學常識,如莎士比亞、海明威等的代表作,究其原因,他們會說考試不考;③教師和學生對文化知識認識不足,認為只要學好語言知識就足夠了。
2.文化教學的條件較差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三缺”:①缺乏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學生的英語知識與社會語境相脫節(jié),無法在實際的情景中運用。②缺乏材料。許多學生喜歡聽英語歌曲、觀看英語電影,盡管課本上出現了《花木蘭》、《侏羅紀公園》,但高中生很少接觸。另外由于應試教育,學生沉湎于題海戰(zhàn)術之中,根本沒時間去看外國的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③缺乏課堂了解和自我學習文化的興趣。多數學生認為,了解英語文化對學習英語很有幫助,但是老師很少介紹;加之個別老師的文化意識淡薄,很少在課堂上提及。缺乏課堂的主渠道,學生就缺少了正面了解英語文化的機會;加上學習、考試壓力等,學生就失去了自我了解的興趣。
3.對外國文化存在一些偏見
這方面的問題表現在:①民族中心主義,“所謂民族中心主義就是按照本組文化的觀念和標準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胡文仲,1994,P183)。由于民族中心主義的存在,人們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時會感到不適應,影響跨文化交際。②民族自卑感:認為外國的什么都好就屬于典型的民族自卑感。這樣在文化意識中常常產生盲目崇洋媚外,甚至會放棄自己民族習慣,就像現在有些年輕人追求過洋節(jié)、穿洋品牌,恨不得全身到處都標上洋文等。③刻板印象(stereotype):高一虹(2000,P162)指出:“首先,刻板印象假定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具有完全相同的特點,往往忽視個體差別。其次刻板印象過于簡單、概括和夸張,依據都是半真實、歪曲甚至不真實的前提,在文化交際時,會使我們形成對交際對象的不準確的看法,阻礙交際的成功?!?/p>
4.文化沖突導致學生對英美文化的不適應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與外來文化遭遇并發(fā)生沖突。因此,外語學習中肯定會有文化不適應的問題。這種文化不適應會隨外語學習的深入表現越來越突出,使得學生越來越不適應外國奇異的文化現象,久而久之會對學習英美文化和語言感到厭煩,從而影響外語教學。
二、高中英語課程加強文化教學的對策
1.課堂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化知識
高中英語新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文化滲入”,展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教師要研究教材,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輸入,寓文化教學于語言教學之中。常用的有講解法、比較法和錯誤分析法。
講解法通過講解詞匯的文化內涵或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便幫助學生了解目的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宗教禮儀、政黨團體、經濟模式等,促進其正確認識世界,提高文化素養(yǎng)。
對比法就是將英語國家與我國的文化進行對比或者將外國間的文化進行對比,以幫助學生形成鮮明印象。比如贈送禮品,中國講究“好事成雙”;而西方人的習俗是送花要送單忌雙數,因為雙數的花卉會帶來厄運。再比如日常打噴嚏,中國人會認為“有人想你了”,而西方人認為是“感冒了,病了”,他們會說“God bless you!”也可以根據教材對比英國和美國英語,還可以對比英美兩國間的歷史、國旗、國歌、政黨,等等。
錯誤分析法就是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析并予以糾正。大多數學生喜歡把漢語習慣移植到英語學習中,例如:百里挑一,同學們喜歡翻譯為:one in a hundred,而英語對應的是one in a thousand;非常驕傲不是as proud as a cock而應該是as proud as a peacock等。通過錯誤分析,發(fā)現學生用“中國式英語”,這樣會鬧出笑話。
2.舉辦英美文化知識講座或競賽
每學期舉行3-5次英美文化知識講座,從英美的歷史地理、人文政治到文學;還可以講英美電影欣賞,教會學生通過電影了解外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講座和知識競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積累文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并能鞏固書本知識,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自我探索和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
3.利用課文和詞匯學習外國的文化
比如講授“Silver Screen”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用這個機會講解英國的電影分類:“U=Universal(無限制類別)、PG=Parental Guidance(由父母陪同的)”(劉黛林,P18);講解“Holidays”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列出西方和中國主要節(jié)日。利用詞匯教文化,比如英文單詞中host actor prince author等多指男性,要指女性必須加上后綴ess成為hostess、actress、princess、authoress等。因為在《圣經》中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加上一點水和泥巴創(chuàng)造的,因此西方人認為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
4.利用電影、電視節(jié)目和多媒體開展文化教學
電影電視是文化的縮影。它們來自生活、反映生活,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的千姿百態(tài)。外語教學應充分利用電影、電視、多媒體和網絡,有計劃地進行文化教學。在為學生放映英語電影、電視節(jié)目時,要適時地提醒學生注意文化差異,關注英語國家的日常生活情境,如打招呼、問路、發(fā)表看法等。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了解英美的風俗、習慣等,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使他們沉醉于異國的文化氛圍中,自然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如大部分學生都喜愛音樂,講到Country Music時,可配上美國西部美麗的風光畫片加上優(yōu)美的音樂伴唱,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抒情的Country Music。
三、結論
我們呼吁中學英語教師采取措施,加大文化知識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基礎上,沐浴外國文化,享受語言和文化的和諧之美,促進學生應用語言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金峰.高中生英語學習的策略指導論述[J]. 新課程導學 ,2014,(06).
[2]呂靖.談談對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 學周刊 ,2014,(07).
作者簡介:
司徒麗娜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1年 籍貫: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育 職稱:高中英語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