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水平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學的發(fā)展進步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語文教育首當其沖的變成了人們的關注熱點,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盲點也逐漸顯露出來,語文教育需要不斷研究和思考,才能革新當代語文教育的教學手段,發(fā)展處更有效率的教學方法,并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從自身做起,帶動語文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育;當代教育;現狀;對策
語文教育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變革,通過政府的推進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當代語文素質教育在在各地已初見成效。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化,教學成果也更加顯著。然而,當代語文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改進,進行持續(xù)深入的研究。
一、當代語文教育問題淺析
1.語文教育教學內容單一化
語文教育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已經成為讓困擾很多教學工作者的難題。語文教學的內容主要分為作者介紹、時代背景介紹、好詞佳句賞析、難字偏字講解、歸納文本內容、解析寫作方法等方面,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內容已經很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且,僵化的教學內容為語文教育的好壞制訂了嚴格標準,限制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對于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不能起到積極作用。
2.語文教育學習內容規(guī)范化
受我國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語文教材選用的課文內容還具有較高的時代感和政治感,語文教學的文本闡述具有較強的思維導向。教育工作者往往為課本內容賦予規(guī)范化的思想內核,并促使學生全盤接受,用“通過……批判了……”、“通過……歌頌了……”等特定句式來解答問題,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套在了固定的框架內讓學生解讀,學生不能自我解讀文本內容,只能獲得空洞的學習感受。
3.語文教育課程體系狹窄化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缺乏關聯性,課程體系是較為封閉,缺乏互補和聯系。并且,語文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脫節(jié)的,很多教師還不能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與課本內容結合起來。公式化的書面知識和單一的灌輸模式讓學生無法代入自己的內心感受,而都在一些脫離自身生活實際的問題上兜圈子。學生缺乏共鳴,也就不能提高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興趣。
二、提高語文教育教學水平的對策
1.提高語文教育的趣味性
語文教育只有跳出了“應試教育”的圈子,將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著眼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促進語文教育思想的轉變,回歸到“素質教育”上來。合理的語文教育應當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具有更高層次的趣味性。建構以必修課為主、選修課為輔的教學方式,再加上多種多樣的活動課程,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由的閱讀過程中提高知識水平和閱讀寫作的能力。豐富的語文課外活動還能將語文教育的趣味性外延到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中,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并且,隨著網絡科技進步,為語文教育帶來了更多樣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引發(fā)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的變革,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2.開拓語文教育的延伸性
語文教育的基本教學內容是文學作品,不同的學生對于中心思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fā)展學生的獨特個性,突破學生的思維局限性,讓學生建立更廣闊、深刻的精神世界。對于優(yōu)秀作品思想內容的詮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作多元化的思考。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只要思想健康,寫作內容可以不受條條框框限制。教師還可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閱讀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學作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能力。相應的,也需要改革語文考試的內容,以往標準化、繁瑣化的考試題目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種單項知識只能測試到學生較為片面的語文能力,不一定能概括學生真實的語文水平。因此,考試內容大可以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考察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綜合理解、美學鑒賞能力,而不應當舍本逐末,在單項知識點上太過用力。減少標準化試題,測試學生的思維過程而非思維結果。再根據學生的思維過程,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
3.加強語文教育的實用性
國家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措施的加快實施,讓語文教育不斷更新,與時俱進。語文學科應當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成為理解和詮釋其他學科內容的先行者,學好語文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并且,還應當注意語文教育過程中的綜合性,與學生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豐富學生課外的語文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層次更豐富、體感更全面的語文知識。
三、結語
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教學改革是動態(tài)的過程,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不斷變化的,語文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是所有語文教學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為了未來教育家的成長——論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創(chuàng)新的課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18).
[2]林浩亮.教師專業(yè)化視野中的教育實習:理念、內容與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3]屠錦紅.語文學科“有效教學”缺失的基本表征及評判標準[J].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