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
【摘 要】籌備了一年之久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終于同觀眾見面了。這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又一個圈粉無數(shù)、好評如潮的節(jié)目。媒體評價其為電視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在當下電視節(jié)目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朗讀者》是怎樣獨辟蹊徑,脫穎而出,贏得觀眾及業(yè)內人士贊譽的呢?本文從欄目產生的社會背景,由內容所帶來的人生解讀與引領以及欄目的制作技巧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朗讀 朗讀者 定位 星素結合
時代催生新欄目的產生。閱讀是人類的精神需求。每年的4月23日被稱為“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標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去寫作。每到這一天,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我國也不例外。然而盡管如此,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碎片化閱讀已然成為主流,深度閱讀日漸式微。主流媒體在閱讀氛圍和倡導文化價值的職能上就應當負起一定的責任。在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和需求下,文化類節(jié)目迎來了自己的發(fā)展時機。在娛樂綜藝節(jié)目充斥熒屏的時候,觀眾自然會產生新的需求,而《朗讀者》等一批優(yōu)秀的文化節(jié)目也就適時而生。
《朗讀者》的定位是“高而不冷”。所謂“高”是來自文學品質,而“不冷”靠的是情懷,用真摯的情感讓文化更加平易近人。形式上,先讓觀眾充分理解朗讀者的內心世界,再體會朗讀者演繹所流露的情。第一期節(jié)目,六位嘉賓通過主題詞“遇見”將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濮存昕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jié)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柳傳志憶起高三時因故與成為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父親當晚對自己說過的話,而后朗讀起兒子婚禮上的家信;世界小姐張梓林首度透露自己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并分享了劉瑜的散文《愿你慢慢長大》;還有無國界醫(yī)生,還有從鮮花山谷走來的普通夫婦,他們通過朗讀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揚》和朱生豪的情詩,讓觀眾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和愛情的力量。而最感人的是許淵沖先生,96歲高齡的老人在說到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yè)時依然滔滔不絕,說到動情之處依然可以熱淚盈眶,每一個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輝?!吧⒉皇悄慊盍硕嗌偃兆樱谟谀阌涀×硕嗌偃兆印?,這句溫暖有力的話直抵靈魂。
朗讀是傳播文字,人是展現(xiàn)生命,《朗讀者》則是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用文字抵達情感,幫助觀眾去理解文字背后蘊含的濃度和價值,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朗讀者》通過主創(chuàng)巧妙的設計以及多種電視手段讓觀眾全方位感受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聲音之美。
1.嘉賓定位上采用星素結合?!独首x者》沒有像其他同類節(jié)目那樣采用全明星陣容,而是星素結合。名人的傳奇,搭配素人的精彩,才是真正的人生百態(tài)。在明星嘉賓的身上,挖掘打動人心的細節(jié),例如,“濮瘸子”的綽號,柳傳志作為父親的婚禮演講,張梓林初為人母的喜悅;幾位素人的故事,則讓人震撼,令人動容。無國界醫(yī)生蔣勵,在戰(zhàn)火紛飛的異國,每天接生40位新生兒。1200畝鮮花山谷是丈夫給妻子的承諾。曾將《詩經》《楚辭》《唐詩》《宋詞》《西廂記》《牡丹亭》等中國文學名著翻譯成英語、法語,并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文學翻譯獎”的96歲翻譯家許淵沖。這些看似平常,實則需要經過主創(chuàng)人員精心地選擇,設計卻不露痕跡。既讓我們感受到大人物的真實,也有小人物的真情;既有高大上的美感,又顯露出接地氣的風采。
2.根據每位朗讀者的特點,主創(chuàng)人員設計了不同的出場方式,有以會客廳訪談的方式出場,比如濮存昕、柳傳志、張梓林,他們在主持人的訪談中娓娓道來地展示人生故事。而鮮花夫婦則是直接以朗讀的方式出場,一個在旋轉樓梯上緩緩走下,一個在舞臺一邊深情走來,朗誦著朱生豪的情詩,那樣地浪漫,正契合了他們的愛情主題。96歲的許淵沖老先生則是自己從觀眾席中拄著拐棍走上臺來,老人家那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敬重,令人嘆服。觀眾致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從掌聲中我們讀懂了老人一生的執(zhí)著、信仰、頑強和力量。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jié)不僅很好地烘托了每位嘉賓出場時的氣氛,還避免了形式雷同,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
3.節(jié)目的開場和結尾分別邀請了著名鋼琴演奏家李云迪和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胡德夫演繹了他的經典歌曲《匆匆》,“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韶光逝去無影蹤。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匆匆,匆匆。我們都是趕路人,珍惜光陰莫放松。”余音繞梁,歲月匆匆,在結尾之處,讓觀眾流連,氣氛烘托得恰到好處,再一次加深了本期“遇見”這個主題。
4.節(jié)目中還有一個走心的設計——朗讀亭。朗讀亭里有專業(yè)的攝錄設備。朗讀者是來自各行各業(yè)、各個年齡段的普通市民,他們可以通過朗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視頻經過整理之后將會出現(xiàn)在節(jié)目中,這也是一個拉近與觀眾距離的方式。
5.一檔優(yōu)質的節(jié)目離不開一個優(yōu)秀的主持人。董卿不僅是這檔節(jié)目的主持人,還擔任了制作人。21年的主持經驗,讓董卿對于節(jié)目的設置、流程爛熟于心,對現(xiàn)場觀眾情緒的把握、調度也是得心應手。為了更好地顯現(xiàn)朗讀時的意境,從舞美到燈光,從背景到音效,董卿無不親力親為,甚至還為非專業(yè)的朗讀者們傳授了經驗。除了主持經驗,自帶女神光環(huán)的董卿還有深厚的自身儲備。她曾經說,“假如我?guī)滋觳蛔x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深厚的知識儲備,使董卿面對不同嘉賓能夠自信淡然,能夠及時挖掘每個嘉賓的亮點。她終于有機會把內心積累多年的表達欲和分享欲全然釋放。在這檔節(jié)目中,董卿得以徹底追尋心之所向,以人文情懷加深節(jié)目厚度。從宏觀策劃到細節(jié)呈現(xiàn),董卿致力于打造的是一檔彌漫著文學氣息的高品質的電視節(jié)目。
《朗讀者》雖然獲得好評無數(shù),但它并不是一檔十全十美的節(jié)目。正像欄目的名字那樣,“朗讀”和“者”是節(jié)目的兩個組成部分,而由“者”分享給大家的“朗讀”環(huán)節(jié)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當然不能要求每一位朗讀者都有濮存昕那樣的朗讀功力,但是,事實是如果朗讀者朗讀水平欠佳,極易影響觀眾的收視情緒,從而跳出節(jié)目。這也正是節(jié)目嘉賓“星素結合”帶來的一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這一點并不影響《朗讀者》成為一檔優(yōu)質的節(jié)目。它精心的設計、貼近生活的親切感和打動人心的真情實意以及節(jié)奏感的把握,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是中央電視臺奉獻給觀眾的一檔走心之作。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