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丹
摘 要: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評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笨梢婇喿x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高效的閱讀教學能在全面提升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影響了學生日后的語言學習、閱讀方向,可謂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語文;閱讀;興趣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角色定位,以生為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痹陂喿x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這就要求教師熟悉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找準學段教學目標、教材、學生的最佳結(jié)合點,因文而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要形成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激發(fā)興趣,敢于質(zhì)疑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碎喿x的興趣,學生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投入到書的海洋中去遨游。但興趣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耐心地加以引導和培養(yǎng)。一般說來,學生對某科的學習目的是能夠明確的,問題是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教師進行閱讀目的教育時,學生就“熱”一下,過一段時間,又“冷”了,這時需要教師注意適時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一是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二是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三是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tài),不愿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fā)他們探討的興趣;四是當學生滿足于自己能從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時,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小學五年級上冊學了《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后,學生對抗日戰(zhàn)爭很感興趣,于是我讓學生課外搜集更多的抗日戰(zhàn)爭故事來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授之以漁,注重體驗
在閱讀教學中的“漁”也就是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閱讀方法。如“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先讓學生細讀課文,想象畫面。再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這樣,學生才會注意情感的變化,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的變化,才會讀出父親看見廢墟時的絕望,在廢墟中挖掘時的堅定,發(fā)現(xiàn)兒子時的激動、驚喜。再次是注重課外延伸。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體會這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可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再讀課文,然后跟同學交流。又如我教學完《幸福是什么》后,搜集了有關幸福的名言,如:圣西門的“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這是多么壯麗的事業(yè),這個目的有多么偉大!”
四、讀寫結(jié)合,養(yǎng)成習慣
閱讀教學就需要結(jié)合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有意識地帶領學生理解課文的表現(xiàn)情況,理解語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寫作知識,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么樣立意、選材、安頓層次結(jié)構(gòu)和遣詞造句的。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教學中學生要做一定數(shù)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并指導學生將有關知識用最淺顯的,適應小學生認知本領的語言來進行表述。
總之,新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真正對話。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層層展開,課前通過提問、討論、話題引入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公平進行師生、生生對話合作閱讀學習與交流,并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推薦相關資料、書籍鼓勵學生延伸課外閱讀,真正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封傳兵,《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初探》,科學咨詢,2005.
[2]薛瑞萍,《小學語文教學案例與閱讀引》,長春出版社,2004.
[3]陳玉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董菊初,《語文教育研究方法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