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荷
關(guān)于教師,有很多形象生動的比喻。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教師是春蠶,蠶絲吐盡,生命枯竭;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卻把自己燃燒得干干凈凈。這種形象令人肅然起敬,但是卻多了幾分悲情色彩,讓人扼腕嘆息,唏噓不已。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這一嶄新的理念使教師擺脫了傳統(tǒng)觀念塑造出的形象,變得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好教師不再是那種雖然刻苦工作,盡職盡責,默默無聞,但卻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把自己掏空的教師;心態(tài)健康,樂觀上進,全面發(fā)展,工作認真負責,善于團結(jié)合作,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深受學生、家長、同事歡迎的教師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好教師。
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自己的價值觀念,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什么樣的形象呢?有人說,教師是一首動人的歌曲;有人說,教師是一顆美麗的恒星;更有人說,教師應該是一汪泉水,匯百川之流,澆萬畝之苗,歲月如歌,伴隨著禾苗的茁壯生長,泉水永遠快樂地流淌,永不枯竭……
在教師形象的眾多比喻中,我更傾情于樹的形象。特級教師閆學在文章中寫道:“我愛樹。在我的眼里,樹是一種風華,是靈性,是踏實,是活力,是美,是堅韌。所以,我渴望長成一棵樹?!弊鲆豢脴?,你別無選擇,要將自己植根于教育的土壤中,不斷汲取生存必需的水分;做一棵樹,不要奢望每一天都會陽光燦爛,要能經(jīng)受住風雨的洗禮; 做一棵樹,就要長成參天大樹,看盡霧靄流嵐,歷盡世間風雨,成為森林中最美的風景……
樹,充實堅毅,美麗挺拔;樹,根系發(fā)達,枝繁葉茂;樹,默默不言,下自成蹊……
我要長成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