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祺
摘要:本文對有關慕課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大多數(shù)學者著重從教育角度探討慕課當前所帶來的沖擊,而忽視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對慕課進行研究。[1]近幾年來,雖然慕課快速發(fā)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由于傳播力度的不夠,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不夠深切,對慕課的使用也不夠充分。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的方式調查目前大學生對慕課的認識情況以及對慕課的使用現(xiàn)狀,站在大學生群體這個使用者的角度分析目前慕課所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慕課;認識情況;使用現(xiàn)狀
一、緒論
(一)研究目的
2015 年中國很多高校陸續(xù)加盟三大慕課平臺,大學與“慕課”的互動愈加頻繁,由此可知這全新的教育模式帶來了強大的沖擊力。[2]
根據(jù)對載文量以及關鍵詞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很少有學者能夠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對慕課進行評價。然而,慕課要獲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須推出更加高質量、有個性的服務,而這又必須以使用者的角度為基礎進行改進。[3]
本研究旨在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大學生對慕課的認識程度和使用情況,總結大學生目前對慕課的認識與使用情況,提出合理,切實可行的措施與建議。
(二)研究的理論價值與實際價值
現(xiàn)如今,在“慕課熱潮”下,大學生對慕課并不是特別了解。然而因慕課傳播力度不夠,本該成為最大使用群體的大學生們極少有真正了解并使用過。
通過大學生對慕課認識與應用的調查研究,可以從受眾的角度研究慕課發(fā)展現(xiàn)狀,提高慕課的宣傳力,發(fā)現(xiàn)當今慕課依舊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慕課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方向.
(三)研究基本內容
(1)大學生得知慕課平臺的途徑;
(2)大學生所在大學對慕課的宣傳力度與使用情況;
(3)對大學生使用慕課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4)對學生使用慕課平臺的評價進行分析;
(5)對慕課的未來發(fā)展提出合理的對策與建議。
(四)研究局限性
本次所進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在對象的選擇上。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本次研究只選擇了江蘇大學為實證研究,覆蓋面不夠廣,研究的數(shù)據(jù)不足。在后續(xù)研究中,希望通過更大規(guī)模的調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進一步完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校圖書館藏書量大,有關資料豐富,查閱便捷。課題成員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深入的分析,初步了解當前社會對慕課的大致研究情況。
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以文獻分析法、訪談法。采用問卷《大學生對慕課的認識與使用》對大學生對慕課的認識的調查與研究,并結合對部分大學生的訪談,做進一步的分析。最后針對分析結果,提出相對應的建議和對策。
三、對慕課的認識與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一)對慕課認識情況的分析
調查總共為200人,有12人沒有聽說過慕課,顯然,現(xiàn)今慕課的傳播力度不夠大。同時,筆者還對大學生了解慕課的途徑進行了調查,大學生了解慕課的途徑主要包括有老師推薦、網上瀏覽以及同學或朋友介紹,其中有一半的學生是由老師推薦而得知,可見慕課越來越被教育界的人士所認可。[3]
(二)對慕課使用情況的分析
首先,調查了大學生是否使用過慕課進行學習,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大學生沒有使用過慕課學習。同時還對使用慕課的目的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慕課對大學生專業(yè)的學習幫助很大,很多大學生會通過使用慕課來滿足自己對學習上的需求。
筆者還對大學生使用慕課的原因也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選擇慕課的原因是因為通過慕課可以體驗到名校名師講課,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隨著慕課的不斷發(fā)展,很多高校相繼加盟,筆者對此特意向大學生了解看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高校有必要建設慕課在線教育,在大學課堂教學中使用慕課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嘗試,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慕課不適合應用在課堂上,
在課堂上使用慕課很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進度上的一些問題。由此看來,慕課要想擴大它的使用,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4]
(三)對慕課評價的分析
近年來,“慕課熱”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慕課為什么會掀起狂潮,它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它又有什么優(yōu)勢?對此,筆者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慕課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免費聆聽名校名師的講課以及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使用者對知識的渴望。
(四)問題分析
通過上述的調查,發(fā)現(xiàn)慕課以下問題:
1.慕課的推廣力度不夠
雖然近幾年慕課熱潮不減,帶來了很大沖擊,但只能說慕課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關注,仍存在著多數(shù)人不知道慕課,即使有些知道慕課,但對慕課的了解程度又十分淺。
2.語言障礙
國外慕課的發(fā)展早于國內,所以慕課中大多數(shù)精品課程都是英文,學生通過母語學習和通過外語學習的學習效果存在明顯的差距,也影響學生對課的選擇。
3.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缺乏
慕課是在線課程,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進行自我監(jiān)督,自己調配時間和進度,會因為學習者控制能力、調控能力的缺乏,不能完全適應。
4.需求性不強
學生會因為學習方式不同而影響選擇。所以專業(yè)人員需要不斷地完善功能,每天通過評價系統(tǒng)來確定這些是否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不斷完善。
五、結語
通過調查,筆者認為慕課要想不斷發(fā)展,除了加大推廣力度,專業(yè)人員對它的不斷完善,使它不斷符合需求論已成了重中之重[4]。
還有學習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合理有效的使用,安排好學習時間、進度。
另外高校也應該將慕課中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到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方婷云,李金城,元茂兵.大學生對慕課的認知與應用調查[J].浙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12.
[2]李亞員.國內慕課(MOOC)研究現(xiàn)狀述評:熱點與趨勢—基于2009-2014年CNKI所刊文獻關鍵詞的共詞可視化分析[J].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5.07.
[3]董晶.慕課(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高等教育的影響[A].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5.06.09.
[4]肖薇薇.對“慕課”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