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帆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被曝光出來,其中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全部都與這些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存在缺陷有關,如何完善和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了很多上市公司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本文以企業(yè)內部控制的相關知識為起點,針對我國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制度方面所普遍出現的缺陷,同時結合A公司所出現的內控問題(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無明確責任人等問題)進行相應的探討和追究,并從我國上市公司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著手,提出有關加強內部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財務舞弊;內控缺陷;加強措施
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嶄新的課題。說它歷史悠久,是因為早在我國古代,內部控制的雛形便已經形成。說它嶄新,又是因為長期以來,內部控制一直得不到人們的重視,這種情況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善。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對于內部控制越來越重視,屢屢發(fā)生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暴露了很多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上的嚴重缺陷。本世紀初的安然公司及之后的一系列公司財務舞弊案件,更是直接導致了美國政府出臺了《薩班思-奧克思利法案》這一著名的文件,其中在第四百零四條中,對于企業(yè)內部控制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企業(yè)年度財務報告中必須包括一份“內部控制報告”,該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企業(yè)管理層有責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與財務報告配套的內部控制制度;(2)除了管理層需要對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負責之外,同時企業(yè)還需要由一位注冊會計師對企業(yè)的內控制度進行評估。上述評估過程都不應該算作一項獨立的工作[i]。
因此,進行對于內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和實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改良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顯得格外重要。
一、內部控制相關概念
內部控制,顧名思義是指一家公司為了能保證公司能夠正常經營,保障公司的財產安全,確保公司管理層下達的命令能夠得到執(zhí)行,保證公司財務報表和其他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而采取的一系列規(guī)范、約束,控制公司經營過程的手段的總稱。應用于會計領域最廣泛的制度。
然而,對于內部控制的準確定義,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議。長期以來,人們對內部控制的定義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觀點,不僅使象牙塔里的學生們感到有些云里霧里,而且數不勝數的內部控制定義,在現實中往往導致“管理層、普通人和注冊會計師對一個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產生分歧”。COSO為了統(tǒng)一人們對于內部控制的理解,一九九二年出臺了一個文件,主要包含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所應實現的基本目標,必須包括的基本內容及其結構,以及內部控制的大致框架等內容。這一文件一經發(fā)布,便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導致了在兩種不同的流派,盡管對于內部控制人們仍然有著自己的認識,但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引用COSO對于內部控制的定義,來增強自己這一派有關內部控制的觀點。[ii]
二、案例分析
2000年,A公司和某大學合作,共同出資建立了B公司,雙方共集資人民幣5000萬元,其中A公司占73%股權。
2005年,公司因為與銀行及其他公司存在貸款合同糾紛,便將B公司73%的股份全部出售。
2006年,公司回購B公司73%的股份,重新成為其最大股東,但未在此時進行賬務處理,于2006年8月底披露了2006年上半年度半年報時,也未將此事作為重大影響事件予以披露。在2006年至2012年期間的歷年財務報告中,A公司也沒有將B公司作為子公司進行披露。
公司由于未指定專人或專項組對該投資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同時因B公司本身的內部控制不完善及會計基礎薄弱,且其財務報表自2006年收購以來一直模糊不清,所以導致了B公司成為A公司的賬外子公司長達7年之久。同時由于公司未將控股子公司B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而未能抵銷A公司對B公司當期計提的壞賬準備,直接導致了虛減(或虛增)2009年至2012年各期年報合并利潤。
每年公司因該項錯誤而導致的虛計利潤數額十分巨大,有些年份的數字甚至達到了5000萬以上,對公司屬于重大影響事件,按規(guī)范必須予以披露,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顯示這些錯誤計提(或沖回)的壞賬準備對利潤表的影響程度,我又特意挑選了幾年數據與公司利潤總額進行對比,結果更加令我們吃驚,每年的虛計利潤數額所占比例都不低,尤其在2010年,所占比例更是高達645.20%,如果在當年沒有錯誤地將這六千多萬元壞賬準備沖回,將會直接導致當年的利潤總額有正的九百多萬元而一下子變成負的五千多萬元,兩者所帶來的后續(xù)影響將會是截然不同的,這會影響投資者的判斷、公司的股價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影響。
B公司作為A公司一項重要的投資項目,在2006年收回股權以后竟然一直沒專人或者專項組進行管理,這對于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來說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我們無法得知將B公司錯誤地變成賬外子公司究竟是公司高管有意為之或是工作人員的疏忽,但這暴露了公司巨大的內控缺陷。作為一家內控完善的上市公司來說,每一項投資都應該由層層關卡把控,由職能部門審核并登記在冊,而A公司如此數額巨大的投資,財務人員竟然渾然不知,這實在有違常理,其中的蹊蹺值得令人推敲。
三、加強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措施
隨著我國上市公司高速發(fā)展,子公司漸漸成為每個上市公司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如何管理好子公司,是每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中的重要問題。子公司一旦管理不佳,可能會難以經營下去,更嚴重會拖垮母公司。案例中A公司長達7年的賬外子公司,直接影響了公司的財務報告,經營狀況,給投資者帶來了錯誤的信息,以及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修訂及完善子公司管理辦法也就成了很多上市公司勢在必行的一項行動,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公司應該對每一家投資的子公司由專人或者專項組進行跟蹤管理,及時匯報有關子公司的運行情況,以便公司能夠在收到信息之后,第一時間最初最正確的判斷,使得子公司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母公司的掌握之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四、結論
通過本文分析,我們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家公司能夠平穩(wěn)運行的基礎。對于每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內控制度都應該不斷地完善和加強,它是公司在問題未發(fā)生之前便把問題消滅在搖籃里的重要手段,千萬別等到發(fā)生了問題,才想到加強內部控制制度,那樣只會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所以說,研究內部控制制度,無論過去、現在、甚至于將來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永不過時。它對于促進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證每一位投資者的利益,保障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會計信息安全,使公司的戰(zhàn)略意圖能夠得到有效實施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釋:
[i]美國,《薩班思-奧克思利法案》(英語:Sarbanes-Oxley Act),2002
[ii]楊雄勝. 內部控制范疇定義探索[J]. 會計研究,2011,08:46-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