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彬
【摘要】中學體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及適應社會的能力。按目前的體育教學經驗及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關鍵詞】體育教學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06-01
一、我國中學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中學體育教學課程的設置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中依舊存在眾多需改善的問題,無論從領導的教學理念,老師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都需進行跨時代的教學革新以適應時代潮流。
(一)更新教學理念。
在應試教育的國情背景下,體育教學也跟緊時代要求,在我國的中學體育教學中,該教學課程的設計也以提升學生的升學標準為核心目標。一方面在對學生的升學有重大價值的教學課程進行和個性化設計,對沒有升學要求的體育項目進行形式化教育,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教學理念,體育精神的教學理解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對體育特長生的教學設計中,普遍存在忽視學生的文化成績,將教學重點更多的放在專業(yè)課的教學上。故而,我國的體育教學與教學目標,體育精神的傳承缺乏有效途徑,輕視體育教學,忽略體育精神理解的教學現(xiàn)狀普遍存在。
(二)陳舊的教學模式。
由于我國目前體育教學所存在的理論局限,導致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大多采用簡單化、易操作的體育項目,但這種易操作的體育項目往往形式感較為陳舊,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缺乏體育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依舊采用陳舊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難以適應同學的心理特征,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中心的單向式教學依舊存在。與此同時,部分學校缺乏專業(yè)的體育教學人才進行體育教學,經常出現(xiàn)老師跨科授課的教學情況,所以,專業(yè)的體育教學人才的缺乏是導致我國中學體育教學情況日鄺漸下的因素之一。所以,我國的中學體育教學需要主要的是體育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身體素質的重要教學方式,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教學積極性。
(三)缺乏正確的教學定位。
中學的體育教學需要學校充分的重視。體育教學的長足發(fā)展需要校方的經濟投入以及專業(yè)人才的教學支持。但是,由于我國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體育教學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專業(yè)的教學人才,嚴重制約我國中學的體育教學發(fā)展。與此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大潮沖擊下,老師,家長,學生都重視對文化課的學習,對體育教學更多存在不重要的教學認識。
(四)學生缺乏正確的教學認識。
在應試教育的國情背景下,學生在社會普遍的衡量標準中都以考入重點大學深造為學習目標,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學生自然而然對體育教學缺乏足夠的正確認識。在日常的教學規(guī)劃中,更加重視對文化課的學習,而對于體育教學則是采取輕視態(tài)度,所以,為了提升我國中學體育教學質量,需要引導學生建立對體育教學的正確認識,了解體育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體育鍛煉精神,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教學生活具有重要的積淀意義。
二、中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
轉變教學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核心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采用專業(yè)的教學人員,具備良好的教學理念與技能基礎。對于老師需要具備正確的教學理念,不斷地進行技能與理論學習,以更高的要求進行自我提高。改變傳統(tǒng)的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依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與時俱進。
(二)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的好壞,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著緊密聯(lián)系。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除了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之外,還需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已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比如說,可以取材于廣受學生的喜愛的體育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健身操,騎馬舞,等元素都可以融入體育教學之中,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興趣又能夠豐富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課程的主管能動性。
(三)加大教學投入,重視體育教學。
發(fā)展體育教學需要一定的教學經費以及專業(yè)人才的投入,所以提升體育的教學地位,重視體育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需要校方管理人員加大投入。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念,將體育教學視為學生終身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對體育教學加大資金投入,并且加大專業(yè)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為我國中學的體育教學搭建合適的教學平臺,建立并完善學校的教師激勵與獎勵制度,在最大限度內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身體素養(yǎng)與鍛煉意識,以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生活中。
三、結束語
中學的體育教學對于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目前的中學體育教學依舊存在眾多需要改善的部分。需要更新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培養(yǎng)專業(yè)的體育教學人才,樹立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兼職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徐國宏,朱洪金.淺談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J].教育視野,2010,(4).
[2]韋轉業(yè).中學體育教學實施主體性教學問題的研究[J].體育科技,2003,(4).
[3]吳杰,陳瓏.對中學體育課田徑項目的教學改革初探[J].內江科技,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