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教育資源,開放性地規(guī)劃教學過程,以達到建構(gòu)性實施課程的目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實施新課程就是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下,在充分考慮學生、教材、情景等背景因素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在師生組織的教學共同體中,通過以師生交往為主的活動過程,達到促進人的發(fā)展這一目的的教學活動。由此看來,實施課程改革、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任何時候都重要??v觀當今教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無疑是教師關注的焦點。我們在竭力去尋找可開發(fā)的課程資源的同時,有時甚至為尋找不到資源而大發(fā)感嘆的同時,是否留意了您身邊的課程資源。如何利用伸手可及的教學資源,讓語文“活”起來呢?
一、活用但不輕視教材
教材一直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長期以來,在學校教育中教材仍然在教學活動中占有主體地位。而今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取代了教學大綱,還教學活動本來的面貌,教材也為教師留有較大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空間。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可見教材是從屬于、服從于師生教學需要的,教師應把課本作為師生學習的拐杖和工具。因此對于教材的使用,根據(jù)自身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中外文化寶庫浩如煙海,語文課本只能是滄海一粟,如把課本看作學生學習語文的全部,那必然“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都是古人的經(jīng)驗之談,說明了廣泛涉獵,大量吸收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從幫助學生熱愛讀書和怎樣讀書開始,并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讀書的機會,切實把課文當作“例子”。教給學生方法,并舉一反三地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附錄的古詩背誦、推薦篇目、成語、故事、諺語、俗語等納入語文閱讀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將適合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科普讀物、廣播、電視、錄音、錄像、電子音像資料、網(wǎng)絡、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過認真篩選,作為教學內(nèi)容。利用課本以外的語文資源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學生在母語環(huán)境中學語文、用語文、走“開放式”的語文道路,讓學生獲得潛在的文化功底,落實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個維度。
二、貼近生活,立足于實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闭Z文課程資源是豐富的,我們必須具有較強的課程資源意識,善于抓住身邊的資源。
其實許多不同的材料,如果從課程實施條件的角度來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別,如果從課程要素的角度來看,許多不同的資源在教育價值上則是同質(zhì)的。關鍵是在于我們怎么利用它。如學習有關秋天的文章后,可以讓學生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組織一次賞葉會,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采集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各個品種的樹葉??蓪淙~歸類,按照各種類別進行,還可做葉貼畫,并配上一兩句寫給秋天的話。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說話能力、識字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會逐步提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語文更加貼近生活,活化了語文課堂。與其讓學生看風光片,不如讓學生有一次體驗。的確只要我們處處留心,提高課程資源意識,對伸手可及的課程資源進行加工、整合,我們的語文教學將是富有情趣,真正活化了的語文課堂。
三、關注互動交往中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所提出的一個概念。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知識、技能、經(jīng)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因素就是課程要素的來源。現(xiàn)實中的許多課程資源往往包含著課程的要素來源。新一輪課程改革更加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對來說,知識目標可以通過測評等方法,通過量化來考核,情感目標、能力的要求,絕對不是靠某一節(jié)課能完成的。因此它更多的是靠一個比較長的階段,通過潛在的積累而獲得的。這些課程資源單從教材中獲取,通過講授來實現(xiàn)是不可能的。資源在哪里?資源就在互動交往中。例如,上課前,師生互動問好,就有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一種聲音大而響亮,一種親切而溫馨,一種有氣無力,采取何種語氣呢?語氣的不同,表達的情感就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樣。這種體驗不僅僅是課堂上練讀獲取的,更要將課堂上的練讀運用到生活中,運用到與大家交往中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再如,學生之間難免會遇到諸如向別人借東西、發(fā)生爭執(zhí)、提醒別人不做某種事之類的事情。怎么能順利地解決問題,達到你的目的呢?學生在互動交往中,學會與人打交道,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兒童具有天性的語言潛能,語言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是辯證統(tǒng)一的,活的語言總是存在于認識和交往之中。語言構(gòu)成了兒童精神世界的材料,促進了兒童精神世界的豐富和發(fā)展,這就是活的課程資源。
大力開發(fā)課程資源,促進課內(nèi)外學習和運用的結(jié)合,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從而在課內(nèi)外的學習與運用中拓展語文課程的內(nèi)涵。
參考文獻:
伏開彬.語文課外學習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