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治林
摘 要: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重要途徑,名著作為人類思想的碩果,通過閱讀名著就像是與偉人進行對話,可以健全我們的人格,充實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因此,名著閱讀成為了高中語文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本文分析了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困境,結合筆者工作實踐,提出了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對象。
關鍵詞:名著閱讀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困境
名著中包含著永恒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經過時間的考驗經久不衰,給人們以警世和深遠的影響,是人類的寶貴遺產。它推動了歷史文化的向前發(fā)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滋潤著他們的心靈,陶冶著他們的情操。但是目前高中語文名著教學還卻存在許多問題,在各級重要考試中名著閱讀的考查都是被邊緣化。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名著閱讀,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名著的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困境
1、學生閱讀名著的時間少,選擇快速閱讀
高中階段的學習,學生一切以高考成績?yōu)槟繕耍扔谥锌嫉膲毫Υ?,學習時間寶貴,語文教師的閱讀功利性和繁重的學業(yè)導致如今的中學生并沒有較多的時間來閱讀名著。學生很少主動去閱讀經典名著,在活動課時,幾乎沒有人會去翻閱班級圖書角里的經典名著,大部分學生都是選擇翻閱漫畫或偵探懸疑類的小說。而對于閱讀名著,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閱讀語文教師準備好的壓縮名著,這樣便可以迅速的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主旨大意、人物特點等,這大大的節(jié)約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寶貴的娛樂時間,對于語文教師推薦的假期閱讀書目,他們只會選擇去閱讀名著的內容簡介或只挑選有趣的地方來閱讀,加之又缺乏語文教師的閱讀指導與交流,長時間下去,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不但不會增進,而且在名著閱讀時,也無法把握住名著的精髓所在。
2、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不高,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即使有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閱讀名著重要性,但是也只是叮囑學生課余時間多讀名著,缺乏像對應的指導方法和教學計劃。一些語文教師自身并沒有精心閱讀原著,對原著缺乏深刻的體會與理解,只能依靠傳統(tǒng)的閱讀講授方法來講授,或把重點內容劃給學生,把故事情節(jié)講給學生。這樣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使原本生動優(yōu)美有趣的名著導讀課堂變得枯燥無味,自然無法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有些學生平時沒有閱讀的意識,即使教師或長輩有讓其閱讀的愿望,學生自身覺得根本不想去讀,提不起閱讀興趣,因為覺得名著太隔膜難讀懂,即使讀了也沒什么用處,高考又不考,至于陶冶情操等作用以后有時間再做。于是就從根本上忽視或放棄了名著閱讀。
3、缺乏閱讀名著的社會環(huán)境,難以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一種習慣,在名著閱讀方面學生往往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長期閱讀的良好習慣。正確的方法會幫助良好習慣的形成,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又會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持久興趣和熱情,否則,學生面對名著會越來越不會讀,越來越不愛讀,越來越不去讀。當前缺乏閱讀名著的社會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家長習慣玩手機、看電視,很少看書,這會影響到孩子。而網絡文學對快餐文化的侵蝕,大部分高中生有手機,他們熱衷通過手機看玄幻、言情、暴力、色情網絡小說,養(yǎng)成了不好的閱讀習慣,久而久之就難以吸收有營養(yǎng)的“名著”。
二、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對策
1、轉變教學觀念,精心備課
要想改變名著導讀不被重視的現狀,當務之急是需要語文教師轉變名著導讀的教學觀念。名著導讀追求的是一個長期效應,不能急功近利,“百日通”、“速成科”只能欺騙熱切的希望,決不能從這些上得到真實的益處。語文教師也應該清楚,上好名著導讀課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長期堅持會增長語文成績,而且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養(yǎng)成閱讀名著的習慣,理解名著的內涵,從美學出發(fā),去感受經典名著的魅力,把名著導讀重視起來,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徜徉在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之中,而不是枯燥的、乏味的、機械式不停的誦念。針對每一節(jié)名著導讀課,語文教師都應該精心備好課,在課前認真的研讀名著,計劃規(guī)劃好課堂活動。
2、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閱讀的源動力。沒有興趣的閱讀,是一種任務,一項苦差。只要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才會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為了達到此效果,我在語文教學中舉辦了“講故事,談心得”的活動。要求學生在活動中講述自己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感想,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 “美與丑”;也可以談自己的心得,比如《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反抗精神。在活動還讓學生們自己評出優(yōu)勝者,獲得獎勵,獎品通常是一本名著。用這種方法激勵學生也很有效,一是因為這個活動的確有趣,二是學生們都有一顆好勝的心,誰都不想落后。筆者在教學中每學期開學時語文教師指定全班學生閱讀同一版本的“名著導讀”中的作品,針對不同的名著給出不同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教師做出相應的指導。
3、提倡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閱讀本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不要給閱讀者太多的思想負擔,輕松的欣賞一本書才是閱讀名著的態(tài)度。同時因為高中生的自主意識很強,所以教師一定要將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和發(fā)表意見的權利,教師只是作為引導,閱讀的感受和體會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結果,教師切忌將自己的一切交給學生,忽視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心理。閱讀是學生個性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只有真正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善于引導啟迪,讓學生被動變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名著導讀的教學活動中去,才能實現其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升自主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代露丹.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的審美教育[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2:23-24.
[2]靳雅姝,招力雪.高中課外經典名著閱讀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112.
[3]王良武.農村高中文學名著閱讀常態(tài)化訓練探微[J].學周刊,201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