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要: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墒牵覀兂3l(fā)現(xiàn)這一平常的理念在寫話教學中卻變得異常艱難。反思當前的寫話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這一主體被忽視了,其精神遭遇到嚴重制約。因此筆者對此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努力讓寫話教學回歸兒童心靈,為他們孕育一顆飽滿的“童心”。
關(guān)鍵詞:寫話教學;現(xiàn)狀;策略
一、當前寫話教學的現(xiàn)狀
1.虛假寫話,違背兒童情感。我們常常認為孩子們就是一張張白紙,我們?nèi)绾卧谏厦嫱慨?,他們就呈現(xiàn)怎樣的畫面??蓪嶋H上,當孩子們在來到學校時,就已帶著某些經(jīng)驗,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是特殊文化的攜帶者。孩子們擁有自己豐富多彩的世界,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發(fā)生著,但我們的教師總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指導孩子,忽視了對兒童生活的關(guān)注和挖掘,更忽視了兒童的生活體驗和獨特感受,讓他們遵循我們的思路、經(jīng)驗去寫,只要能完成任務即可。這樣導致孩子們?yōu)榱擞侠蠋煹男囊?,只得說大話、假話,去編寫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
2.成人化語言,毫無兒童心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理念的多元化,兒童語言在家庭、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開始產(chǎn)生“成人化”傾向。 當我們翻開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兒童刊物,看到的不是閃耀的“童心”,而是成人的話語及沒有靈魂的文字。不少兒童過早地告別了應當屬于自己的童年時光,他們的作品是成人作品的“微型版”。比如一年級看圖寫話中,小烏龜幫助小兔子過河采蘑菇,老師往往會教育孩子在文章的結(jié)尾要寫上:這是我應該做的,不用謝!所以我們要學會樂于助人等冠冕堂皇的話語。
3.追求寫話共性,忽視兒童個性?!墩Z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到:“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痹谖铱磥?,這就是要孩子們用自己的筆在書寫自己的話,從而使寫話彰顯出個性。但是每次的寫話指導教學中,教師總是認為孩子們不會寫話,然后就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寫作方法,且總要溫馨地炮制出一條條“友情提示”,以為“只要方法在手,作文從此不用愁”。殊不知即使面對同樣的活動,孩子們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的愛好,不一樣的言語呈現(xiàn)方式。所以教師的“愛”,讓我們的孩子們語言大多雷同,缺乏個性。
4.教學任務驅(qū)使,湮沒兒童興趣。走進孩子們的寫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本應該柔美、豐盈、舒展的語言,在有些兒童的筆下變得那么生硬、枯萎、窘迫;原本輕松、自如、愉悅的表達,在有些兒童的心中變得如此壓抑、煎熬、痛苦!”[1]
在現(xiàn)行的語文教科書中,每個園地都設(shè)置了一個口語交際訓練,每次考試也總會有看圖寫話或者命題寫話,因此老師往往把視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上,忽視了學生的基本需要。其實這跟教材原本的初衷是相違背的,畢竟教材講究的是面上的適合度,它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們當下的生活向外延伸,從而提高學生對寫話的興趣,可這些往往未被重視,讓習作從寫話開始就成為了負擔,享受不到其中所帶來的快樂。
二、寫話教學的解決策略
1.融入童真的世界,與兒童一起做“夢”。我們都在追尋理想的寫話課堂,但在很多情形下我們都忽略的課堂的主體——兒童。作為兒童的第一位語文教師,在他學習寫作最關(guān)鍵的階段,我們該播撒怎樣的種子呢?
兒童的心理與成人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們思維簡單但又想象豐富,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密碼,他們會萌發(fā)許多奇異的夢。在他們的眼中,世界猶如童話一般。教師如果依照自己的視角去解讀文本,依照課程目標去塑造學生,以自己的思維去組織語言,那得到的就是對寫話感到灰暗的兒童。
正如羅素所說:“泯滅兒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現(xiàn)存的一切變?yōu)榧s束,使兒童成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創(chuàng)造天堂?!盵2]所以,面向兒童的寫話教學,教師需要有一雙兒童的眼睛,有一顆孩子的心,彎下腰來,和他們一起看世界,有我們就是一個長大的孩子的觀念。尊重兒童,留給兒童足夠想象的空間,讓課堂上流動著“孩子氣”,引領(lǐng)兒童用自己的言語表達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和孩子們一起點亮童年這五彩斑斕的夢。
2.演繹個性的自我,擁有自由的心。人們對外部事物的獨特感知,對客觀世界的獨特認識,是其形成個性語言作品的重要前提。[3]因此寫話要體現(xiàn)個性化,重要之處就是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兒童擁有一顆自由的心。
沒有個性,失去自由,兒童無異于籠中之鳥,無論如何撲騰翅膀,也飛不出華麗的鳥籠,只能終日重復著單調(diào)的歌曲。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當他們的四肢得到自由舒展,當他們在精神上得到釋放,他們才會有獨特的生命體驗,才能達到最佳的寫作狀態(tài),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老師的語式一遍遍地模仿著。這就要求在寫話前,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并讓他們自主地選擇觀察的角度、觀察的細節(jié)、觀察的方法,讓他們的心靈自由放飛,從而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
3.與兒童文學相融合,提高語言積累。兒童為什么懼怕寫作?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缺乏一定的語言積累。語言積累包括了字、詞、句、段、篇及表達方式等的積累。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字、詞、句的積累。這就好比要蓋一座高樓大廈,基礎(chǔ)工程很重要。試想,沒有那一磚一瓦,焉能有高樓?沒有基礎(chǔ),焉能發(fā)展?所以 “兒童應該多親近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保纷雍壬┎和拈喿x與他們的寫話相結(jié)合,以讀促寫,以寫引讀。
4.培養(yǎng)寫話興趣,浸潤兒童心靈。寫話作為習作的起步階段,興趣超過了寫作技巧。在傳統(tǒng)的寫話教學中,興趣的激發(fā)通常是來自于教師對作文的預設(shè),有了一定的時間、空間,甚至對寫話目標的都進行詮釋,這樣的興趣只是單純的感官刺激,沒有延伸到孩子的內(nèi)心。因此,寫話教學都只能是一時的。那如何才能讓兒童們保持長久而持續(xù)的興趣呢?
這就要求“教師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慢工微火地去精心催化,逐漸讓寫作走進兒童心靈,成為一種童年的文化自覺?!盵4]即教師在培養(yǎng)兒童寫話興趣時要以兒童為主體,以兒童的精神需要為參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及時地把握兒童興趣的脈搏,巧妙地把他們的興趣點遷移到寫話中,讓寫話教學洋溢著童年的氣息,這樣發(fā)乎于心的寫話一定能激發(fā)起兒童的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們對寫話就會熱愛起來。
三、結(jié)語
周一貫先生說:“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一段歲月。在兒童的世界里,鳥獸能言,桌椅能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憋……”由此可見,兒童是一群富有想象力的群體,他們時時處處都處在新鮮美妙的生活中。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只是處于次要的地位,應以伴隨兒童的成長為榮,而不是壓抑他們的精神。因此,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應當從兒童的視野出發(fā),把被束縛的兒童言語解放出來,使寫話回歸到兒童精神的原點,從而讓低年段寫話變得扎實有效,讓孩子們那一顆顆純真的心在寫話活動中“飛”起來,“樂”起來。
注釋:
[1]余文森、林高明、鄭華楓.可以這樣教作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50頁.
[2] 波特蘭·羅素著.歐陽夢蘭等譯.《論教育尤其是兒童教育》[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558頁.
[3]余文森、林高明、鄭華楓.可以這樣教作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39頁.
[4]吳勇.童化作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13頁.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林高明、鄭華楓.可以這樣教作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2] 波特蘭·羅素著.歐陽夢蘭等譯.論教育尤其是兒童教育[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3] 吳勇.童化作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4]王寶強.深度教學——構(gòu)建優(yōu)質(zhì)高效課堂的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5]陳恩黎.童年的另類書寫[J].當代文壇,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