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馳 王理翔 宋曉婷
(華北科技學院 北京 101601)
火災中玻璃破裂行為及其表面附著物特性的研究
陳昊馳 王理翔 宋曉婷
(華北科技學院 北京 101601)
通過不同物質(zhì)燃燒產(chǎn)生火焰與玻片直接接觸,冷卻靜置后采集玻片樣品,對其標注分類,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XPS)對其分析,發(fā)現(xiàn)表面含C、O等元素,分析其元素百分比及判斷其存在形式和玻片破裂因素。通過XPS圖譜分析,依據(jù)不同化學態(tài)的C元素結(jié)合能不同,發(fā)現(xiàn)樣品中碳元素的幾種有機碳形態(tài)存在形式,根據(jù)不同形態(tài)含碳有機物結(jié)合能,針對燃燒物對有機碳存在形態(tài)做出了判斷。
玻璃;燃燒;XPS;結(jié)合能
火災造成的破壞巨大,難以估量。所以,要讓火源處于可控范圍,盡最大可能減少火災對人類造成的傷害。不同物質(zhì)產(chǎn)生的火焰顏色高度及熱量都不同,火災環(huán)境的復雜性決定不同物質(zhì)燃燒對玻璃有著不同的損壞程度。[1]為找出不同燃燒物產(chǎn)生的火焰對玻璃產(chǎn)生損壞程度的規(guī)律,本文旨在設計實驗來找尋答案。
不同物質(zhì)燃燒在玻璃表面形成的殘留物質(zhì)對玻璃表面也有影響,因此用XPS這種表面靈敏的分析工具來分析其表面元素組成。[2]對玻璃受熱破裂分析,可提高對玻璃受熱破裂機理的認識,更清楚的認識到破裂規(guī)律性,增強建筑安全防火設計,對制作滅火救援方案與人員安全疏散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采集材料
采樣材料為玻片,燃燒皿,鑷子,溫/濕度計,燒杯,標簽貼,收納盒,酒精,固態(tài)酒精,柴油,醫(yī)用棉,聚丙烯樹脂,隔熱手套。1
(二)采樣過程
(1)準備材料,整理歸類;(2)記錄實驗室室溫及濕度,打開排氣裝置;(3)在燃燒皿中放足量酒精,點燃器皿中酒精;(4)戴上隔熱手套,等待5秒至火焰穩(wěn)定,用鑷子夾持玻片,與實驗臺平行接觸火焰,距燃燒物約4cm,且處于火焰當中,使玻片與火焰充分接觸20秒,在空氣中冷卻至室溫;(5)用兩塊全新重復第4步,分別與火焰接觸40秒,60秒,在空氣中冷卻至室溫;(6)收集三塊玻片,貼上標簽貼并做好相應標記,放于收納盒中,清洗燃燒皿;(7)分別用食用油、柴油、木材、醫(yī)用棉、油漆替換酒精,重復上述步驟;(8)收集好樣品,放于收納盒中,整理實驗器材,處理廢渣廢料,關閉排氣裝置;(9)對收集好的樣品(共15塊)進行XPS分析。
1,2,3號樣品為未處理樣品,用于對比;4,5,6號為棉花分別燃燒60s,40s,20s;7,8,9號為酒精燃燒;10,11,12為柴油燃燒20s,40s,60s;13,14,15號為固態(tài)酒精燃燒60s,40s,20s;16,17,18為聚丙烯樹脂。
(一)XPS全譜分析
進行全譜掃描,得出樣品元素種類。本文設置能量范圍0~1400eV,在該范圍下掃描。
樣品中基本只含C,O兩種元素。分別對這兩個元素進行高分辨率掃描。不對酒精和固態(tài)酒精進行分析的原因是其沒有固體燃燒產(chǎn)物,玻片表面無附著物。
樣品中C,O元素占大部分,該分析結(jié)果符合常規(guī)研究。
XPS定量分析結(jié)果如下:4號樣品元素C1s原子百分比為85.496%,O1s為14.504%;5號C1s原子百分比為88.035%,O1s為11.965%;6號C1s Scan A為67.66%,C1s B為7.492%,C1s C為3.165%,C1s D為7.259%,O1s為14.423%;10號C1s A為58.413%,C1s B為23.301%,C1s C為7.101%,C1s D為4.543%,O1s為6.642%;11號C1s A為43.907%,C1s B為31.638%,C1s C為8.806%,C1s D為5.427%,O1s為10.222%;12號C1s為94.458%,O1s為5.542%;16號C1s為87.586%,O1s為12.414%;17號C1s為85.993%, O1s為14.007%;18號C1s A為72.893%,C1s C為6.09%,C1s D為7.087%, O1s為13.929%。
(二)高分辨率XPS圖譜分析
對樣品進行窄區(qū)掃描,獲得更精確的信息,如元素結(jié)合能,元素存在化學狀態(tài)。
由玻片10號C的譜圖可知,C含量很高,其組成比較復雜。C1s A信號結(jié)合能位于284.7eV,F(xiàn)WHM值為1.16eV;C1s B信號結(jié)合能位于285.78eV,F(xiàn)WHM值為1.1eV;C1s C結(jié)合能位于287.05eV,F(xiàn)WHM的值為1.57eV;C1s D信號結(jié)合能位于289.7eV,F(xiàn)WHM值為1.41eV。碳元素存在五個峰,依據(jù)不同官能團結(jié)合能,各個峰代表的化合物分別為:ScanA為C-C鍵化合物;ScanB為C=C鍵化合物;ScanC為C-O鍵化合物;ScanD為C=O鍵化合物。分析C1s圖譜可知,四種形態(tài)化合物,均為有機碳化合物,因此,碳在玻片表面以有機形態(tài)存在,各個形態(tài)含碳有機物相對百分比為58.41:23.301:7.101:4.543。
上述數(shù)據(jù)說明殘留物部分為燃燒后柴油蒸發(fā)附著玻璃表面,還有部分是柴油在空氣中燃燒后產(chǎn)物附著。柴油燃燒固態(tài)污染物有碳、金屬、無機氧化物、硫酸鹽及多環(huán)芳烴(PAH)和醛等碳氫化合物。玻片表面黑色油膩物質(zhì)為固體微粒(PM),是氣體中可見污染物,實驗過程冒出的黑煙。[3]這類物質(zhì)附著玻片表面使火焰無法直接接觸玻片,一定程度上減少玻片受到火焰破壞。乙醇熱值為3×10^7焦耳/千克,柴油為4.29×10^7焦耳/千克,密度相近,柴油燃燒熱更高,但玻片沒炸裂,沒達到跟95酒精相近效果,因此,柴油燃燒產(chǎn)物起到阻燃隔熱作用。酒精燃燒火焰直接接觸玻片表面,酒精直接傷害更多。而棉燃燒產(chǎn)物為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顆粒。與火焰接觸越長黑斑越少,由于在與火焰接觸過程,表面附著碳顆粒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幾乎沒有阻燃隔熱作用。[4]
本文采用不同燃燒物火焰加熱玻片,拍攝樣張觀察玻片表面特征及破裂形式,結(jié)合XPS檢測玻片表面附著物元素信息,得到以下結(jié)論:
(一)通過觀察拍攝樣張發(fā)現(xiàn),不同燃燒物對玻璃有不同的破壞程度,其結(jié)果不僅取決于燃燒物燃燒熱,而且與燃燒產(chǎn)物阻燃性,玻片表面附著量有關。
(二)XPS分析后,能夠測到玻片表面具有C,O元素,對C元素進行高分辨率圖譜分析。柴油燃燒實驗中含碳有機物存在形式多為裂解碳(干煙灰)、未燃碳氫化合物、機油與柴油在燃燒時生成的硫酸鹽等;聚丙烯燃燒實驗中玻片上含碳有機物的存在形式多為有機酸、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和碳顆粒。
(三)結(jié)合文獻與本文分析結(jié)果,柴油燃燒產(chǎn)物附著玻片表面,緩解玻璃炸裂作用非常明顯,能夠一定程度起到阻燃隔熱作用。
(四)聚丙烯在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有機酸[5],對玻璃破壞作用不僅是燃燒熱,還有甲酸、乙酸等酸性有機物的腐蝕作用。
[1]魏小琴,范鈺珍.玻璃破損痕跡的勘查與應用[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2,(4):183-184.
[2]劉義祥,胡建國,李會榮.火災中窗玻璃熱炸裂痕跡形成機理的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24(4):430-432.
[3]張毅.火災場景中玻璃破裂行為研究綜述[J].災害學,2010,25:114.
[4]李建華等.普通窗玻璃熱破裂行為研究[J].火災科學,1999,8(3):21-28.
[5]聶士斌.聚丙烯阻燃協(xié)效、成炭機理和新型膨脹阻燃體系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
華北科技學院基金項目:不同濃度條件下瓦斯爆炸傳播致障效應實驗研究(3142017024)
陳昊馳(1993—),男,漢族,江蘇人,碩士研究生,華北科技學院,研究方向: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