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妍律
【摘要】毛澤東作為中國最偉大的革命家之一,親手締造了新中國,才迎來了我們?nèi)缃竦暮萌兆?。然而除了政治上的成功之外,毛澤東在文學上的造詣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沁園春·雪》一詩,是他在長征途中所創(chuàng)作,其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這其中互文性的修辭手法是其中最為突出,將成為本文的重點研究對象。
【關(guān)鍵詞】《沁園春·雪》;互文性;運用
《沁園春·雪》氣勢磅礴,在整篇詞之中,蘊含著毛澤東對于人類的哲理和倫理思考,對北國雪景進行了深刻的表現(xiàn),顯示出了作者的氣魄與胸懷。作品中利用意象、音律的互文性,進一步為我們揭示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營造出了一個獨特的審美空間。
一、《沁園春·雪》的基本介紹
《沁園春·雪》一詩創(chuàng)作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創(chuàng)作者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創(chuàng)造地點是山西省石樓縣留村。全詩總共分為上下兩闋,上闋描寫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方中國冬日之景。展現(xiàn)了祖國的壯麗和河川的偉岸。下闋則是通過對于壯美江山的描述,引申出過過往人物的懷念和品評。認為新一代的中國勇士們,必定能夠承接先祖的步伐,前赴后繼,獲得中國革命的最終成功。
二、互文性的基本介紹
互文也被稱作“互辭”,是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古人對于“互辭”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也就是說整個詩歌上下兩句話單獨形成的兩個部分,看起來是兩件截然不同事件的描述。實則不然,兩句詩歌所描述的兩件事情交相呼應(yīng)。上下文的意義彼此交錯,彼此滲透,彼此補充,從而表達出詩歌作者整體觀點的修辭方法。
三、《沁園春·雪》互文性應(yīng)用
1、《沁園春·雪》中廣闊河山的互文性描述
作為歷史上做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的詩歌絕唱,《沁園春·雪》一詩對于壯美雪景的描述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這其中互文性修辭手法的運用,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氣勢。例如,上闋中所寫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兩句就用到了互文性的修辭手法。上句中描寫中國北方的山河,風光是如此的美好,經(jīng)過多天的下雪,積累了茫茫的一層冰雪。和下句中描寫的長城以南和以北的地方,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整個黃河河道都因為冰雪為阻塞起來不能再流通??雌饋韮删湓捯粋€在寫北國風光,一個在寫長城以南白雪茫茫,黃河河道紛紛不再暢通,然而兩者其實都是中國地大物博的集中體現(xiàn)。也說明了一種險境,中國不論是在北國還是長城內(nèi)外都在經(jīng)歷著寒冬?!案锩形唇Y(jié)束,同志們?nèi)皂毰??!鄙祥犞羞€寫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上句主要寫的是群山丘陵要和天空比一比打到底誰高。下句則描述的是雪后晴天的日子里面,才可以看出太陽和冰雪相互掩映的美好。這兩句看起來也是沒有太多交集,實則是作者盼望著晴天,盼望著中國的能人志士們讓中國能夠解放,能夠建設(shè)新中國的美好愿景和期望。《沁園春·雪》在上闋中對廣闊河山進行互文性描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沁園春·雪》中英雄人物的互文性描述
如果說《沁園春·雪》的上闋是對祖國廣闊河山展示,那么下闋的主題則變更為了對歷代英雄人物的品評,然而這一切當然也離不開互文性修辭手法的運用。例如,《沁園春·雪》一詩中下闋,第一句所描寫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看起來和上下文都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然而這正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伏筆。從上闋對于祖國山河偉岸的描述,直接過渡到對于英雄人物的點評。下闋中第二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則通過兩個句子描述了看起來毫無相關(guān)的幾件事情,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沒有太多的文采,唐太宗宋高祖沒有特別大的氣魄,成吉思汗也只知道打獵而已。然而,這些看似不相關(guān)的事件則是互文性手法的重要體現(xiàn),他們都表現(xiàn)了古代人物雖然偉大,但是并非完美。時代在不斷的改變,過去的英雄只能過去,未來的時代還是由大家來開創(chuàng)。
四、結(jié)束語
本文對于《沁園春·雪》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創(chuàng)造背景做了簡單的總結(jié),并通過互文性理解的基礎(chǔ)上,簡單的介紹了《沁園春·雪》一詩中的互文性運用。筆者認為《沁園春·雪》一詩,作為民國時代的代表作,其研究的方向還是眾多。筆者僅以本文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去發(fā)現(xiàn)《沁園春·雪》的新魅力。
【參考文獻】
[1] 張春植. 金勛文學的互文性研究——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本的關(guān)聯(lián)性[J]. 民族文學研究, 2016(05).
[2] 胡朝雯. 1920年代報刊連載小說與報刊新聞的互文性闡釋——以《人間地獄》為例[J]. 湖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06).
[3] 森 子. 在前賢止步的地方起筆——淺析陸健《一位美輪美奐的小詩人之歌》的互文性[J]. 詩歌月刊, 2013(05).
[4] 李 偉, 李 莎. 論多部“晚餐”題材小說中的性別圖景[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