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7-0053-02
如何才能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六年的閱讀積累中,學生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著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他們正處于生理發(fā)育的初期,心智正在發(fā)展,血脈正在形成,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fā)展他們的語文能力呢?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在生活中學語文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里顯得比較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沖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里涂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想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著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fā)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鼓勵學生為校園寫溫馨的宣傳用語,為教學大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為自己寫座右銘。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例如,我班同學就開展了一個為“慧苑”選擇樓道警示語、溫馨語等。將語文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語文課外學習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
二、融會貫通,拓展延伸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幾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shù)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余,啟發(fā)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例如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回顧或推薦《小珊迪》《小音樂家楊科》等課文,引導學生把幾個人物作橫向比較,培養(yǎng)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能力,這是從文章的內容方面相串聯(lián)的;還可以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里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yǎng)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可以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閱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著小女孩小小的尸體上,她的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fā)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里,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饑餓、寒冷、痛苦的地方去了。她們向著光明和幸福飛去??矗乔嗲嗟姆疾莸?、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三、開發(fā)課程,熏陶情感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以激發(fā)其深入研讀文本的興趣。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蔽覀兊膶W生之所以在語文課堂中不愿意與同學、尤其是老師交流,究其原因,不是他們不想表現(xiàn),而是他們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還非常弱,內在的知識儲備還太欠缺,因此,不敢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表達。那么,要想切實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欲,首先就應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把課外閱讀作為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與課堂閱讀教學相結合。我通常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課前布置閱讀。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教材內容,向學生推薦主題相仿、或相關的內容,往往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教《少年閏土》前,指導學生先搜集并閱讀《故鄉(xiāng)》,使他們不但對魯迅有了初步的了解,更要通過讀魯迅作品對魯迅的文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也自然會對文本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興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能力,還能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更充分激發(fā)了他們更大的課外閱讀熱情。②在課后推薦讀物,引導學生把課內所學之法及時應用到課外閱讀中,以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比缃虒W《草船借箭》后,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佩服之至,這時,我便乘機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關于諸葛亮的更多有趣的故事呢?老師建議你們在課外閱讀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好不好?又如在學習了老舍的《林?!贰⒈牡摹吨粧和嗵幮小?、巴金的《鳥的天堂》后,我分別向學生推薦了這些作家的有關文集。這是根據(jù)教材內容指導學生閱讀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導他們在學了有關課文后,尋找類似題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其知識量。
再如在學了課文《秦陵兵馬俑》之后,我便建議學生進一步搜集并閱讀“世界十大奇跡”以及“秦陵兵馬俑探秘”等資料,從而起到“拋磚引玉”的目的,不但再次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和向往之情,也激發(fā)起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
另外還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借助多媒體展示圖畫、播放音樂激發(fā)語文興趣??傊?,我們要成為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造者。尤其是作為語文學習的引導者——語文教師更要有一種化平淡為神奇的能力,善于從教材深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童心的視野,努力去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將枯燥的、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變?yōu)樗麄儤酚趨⑴c的學習樂土;拋一腔熱血,引萬泓清泉,真正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層層波瀾。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