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越秀區(qū)小北路小學 黃惠蘭
班級管理三大秘笈
文廣州市越秀區(qū)小北路小學 黃惠蘭
后進生一直是班主任最頭疼的對象。一個班有那么幾個讓人頭疼的后進生,有時會讓班主任焦頭爛額。在這些年中,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成功轉化落后班、后進生的路來,我把它稱為 “黃氏班主任獨門秘笈”。這秘笈可簡單歸納為 “三擅長”。
《三國志》中說道: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币馑际钦f,用兵的原則,應首選從心理上瓦解敵人。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是智慧的化身。他不僅善于布局、精于用兵,更善于抓住敵人的弱點,網羅人心。同樣的,帶班如帶兵,攻艱要攻心。我們班主任在剛剛接觸新班級時也要盡可能地從情入手,懂得籠絡人心,讓學生接受你,喜歡你,尊重你、愛戴你。和學生的關系搞好了,后面的工作想不順也難。
那么,具體該如何實施呢?常言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班主任要想取悅于人,尤其要取悅那些讓人頭疼的后進生,首先要懂得發(fā)布糖衣炮彈——學會 “甜言蜜語”。對于那些學習一塌糊涂、行為習慣亟待改進的學生,你更加應該特地表達你對他的喜歡。比如,這個男孩我喜歡,夠陽光;這個女孩好文靜,來,握握手,我們交個朋友。再比如,哇!你們太可愛了,我怎么那么幸運,能教你們!來,擊擊掌!盡管這些孩子一度不喜歡老師,但你都這么喜歡他了,出于孩子本身就愛取悅于人的特性,他不僅不好意思不喜歡你,而且也一定會加倍地、狠狠地來取悅你。又比如,你還可以故意問孩子: “你們知道老師最大的愛好是什么嗎?”學生你猜我猜后,神秘告訴他們:“我最大愛好和你們一樣,玩!”他們就 “耶!”好高興,原來來了一位跟他們志同道合的老師。只有一開始就讓他們心花怒放,他們才能有進一步的如饑似渴。
其次, “小恩小惠”拉近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我愛旅游。每到寒暑假,我一定會去游山玩水,沿途除游山玩水,我還有一件永不落下的事兒,那就是給班里的孩子帶回一些有特色的紀念品。如到山東時帶回了濰坊的小風箏,到南京時又帶回雨花石,還有北京的小泥人,武漢的櫻花書簽,到鼓浪嶼時還給每個孩子親手寫了一張的明信片……上面送上一句話 “采擷一片風景,贈你滿心快樂!”我在送禮物的同時就會向孩子們講述這件禮物的來歷及意義。每次孩子們收到這些 “遠道而來”的驚喜,都會愛不釋手。瞧,就是這樣,我送禮物不僅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籠絡人心之余,孩子們還通過這些有特色的紀念品感受和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可謂一舉兩得。禮物雖小,但作用很大,孩子們的心被我征服了,家長的心也被我征服了。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工作開展起來就順利多了,家長的支持度會很高。
作為老師,你在了解學生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你,進而認可你、相信你,乃至崇拜你,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張老師要以直觀、具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獲得學生的信任。因為只有學生信任你、愿意跟隨你,甚至以你為榮,你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的自豪感與集體榮譽感。
記得那一年,我被評為了越秀區(qū)首屆名班主任,高興之余,轉念一想,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嗎?于是我走進課室的那一刻滿面春風,走到講臺上,神秘兮兮地說:“孩子們,今天黃老師很高興,知道是為什么嗎?”孩子們紛紛猜測:“老師,你又拿獎啦?是不是優(yōu)秀教師?還是論文獲獎?”我都否定了,說: “哎呀,都不是,來,我們來看一下!”接著,我就從包里掏出榮譽證書,放在了實物投影儀上,說道: “看!是什么?”孩子們看著榮譽證書上的字大聲讀了起來: “黃惠蘭同志被評為越秀區(qū)首批名班主任稱號!”我又從包里拉出一條別著大紅花的綬帶,說: “還有更厲害的啦!”孩子們看著鮮艷的綬帶,都興奮得大叫起來。我順勢鼓動他們:“怎么樣?你們想摸一下,戴一下嗎?”孩子們一聽,都開心地回應:“想!”接下來,我讓班里的孩子都到講臺上來,每個孩子都戴一下、摸一下綬帶,孩子們可高興了,就像得獎的是他們一樣。當孩子們都回到座位上坐好后,我問孩子們:“同學們,你們猜猜,老師為什么得到這個獎?”一個孩子大聲喊道:“我知道了!是因為我們的表現(xiàn)好了!老師又得獎了!”我聞言大喜:“對啊!就是因為你們的進步,黃老師才能得到這個獎!”我邊說邊走到小劉身旁,握著他的手說: “我們的新同學小劉,以前從來不做作業(yè),從來不聽課,現(xiàn)在能堅持做作業(yè)了,也不缺交了,我們班良好的學風有你的功勞!來,謝謝你!”就這樣一個個表揚后,最后我牽起了兩個小班長的手,說: “小黃,小郭,因為有你們的付出,有你們當好同學們的榜樣,班級才會前進。謝謝你們!”說罷,我轉身回到講臺上,說: “其實,我要感謝的是班里的每一個同學,因為你們的進步,你們的付出,你們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黃老師的成績。在此,黃老師真誠地向你們說聲謝謝!”說完,我向孩子們深深地鞠了一躬。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相信也因為我的感謝以后會做得更好,更出色。
我們有些老師拘泥于 “真話”教育,在他們眼中, “真話”往往是和真理連在一起的。但是今天,我談到的 “謊言”,還有個定語——善意的,加上了這個限定詞后,謊言的本質也就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常言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然而對于經常犯錯、缺乏自制又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真話雖真,然而不僅效率低,而且有可能超過孩子的承受范圍,產生反作用。相反,教師轉換思路,從積極的、正面的角度對孩子進行引導,孩子不僅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而且還會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孩子們未來的道路完全被歡樂的心情照亮,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因此,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孩子有哪些不好的行為,我就會逮住一些契機 “撒謊”,向著好的方面去說、去夸孩子,讓孩子聽了都朝我夸的、好的方向發(fā)展。比如,我們班孩子書寫有待提高。前兩天,在學生語文單元測試時,我撒謊告訴學生,校長聽說我們班同學寫字漂亮,卷面非常干凈,說要看看。我問同學們: “你們說,這可怎么辦?。俊?“沒問題,我們今天會做得更好”。于是,孩子們比以往坐得更端正,一筆一劃地做起題來。而我也抓住時機去巡視,專門到那些平時令人操心的同學身邊去鼓勁、去贊美、去指導。
“謊言”并不總是意味著欺騙,只要它的出發(fā)點是善意的,它就可能在頃刻間變成大愛——包容的愛。既然善意的謊言是種關愛,那么在需要的時候,為何不讓我們的教育多一點 “愛”呢?有時候多一點 “謊言”,甚至可以鼓舞孩子,讓他一次次愉快地做著進步的努力,進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