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中西結合治療的效果。 方法 根據2014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來進行研究分析,根據患者的治療方式來進行分組,對照組5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選擇基礎療法,觀察53例妊娠合并糖寶患者接受基礎+中藥治療的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對患者治療前后進行對比,經過治療,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明顯的下降(P<0.05);經過治療,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對照組患者優(yōu)秀(P<0.05);兩組的妊娠不良反應情況對比表明,觀察組要比對照組優(yōu)秀(P<0.05)。 結論 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將妊娠不良結局出現(xiàn)概率顯著降低,最終顯著將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 中西醫(yī)結合;妊娠合并糖尿??;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4.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120-02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果是會因血糖控制情況而出現(xiàn)差異性的[1]。在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時,能夠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2]。該院為了對中西結合治療方式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增加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式,根據2014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來分析,對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中西結合和基礎治療的差異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收治的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來分析。將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觀察組53例患者最小26歲,最大36歲,平均(30.19±3.93)歲;有43例是初產,10例經產;對照組患者中最小是27歲,最大是39歲,平均(30.55±4.02)歲;共有45例初產和8例經產。為全部的患者都進行了B超診斷,均為單胎,患者臨床中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額妊娠合并糖尿病癥狀,無肝腎疾病患者,無免疫缺陷患者,無精神障礙患者,無腫瘤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進行對比分析。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的診斷憑據 平常狀態(tài)下患者的血糖水平超過了11.1 mmol/L;空腹情況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7.0 mmol/L以上。滿足這兩項條件則可以斷定患者屬于糖尿病疾病[3-5]。
1.2.2 臨床中醫(yī)診斷依據 患者心煩畏熱、咽干口燥癥狀以及倦怠乏力癥狀等;患者次癥表現(xiàn)出溲赤便秘癥狀以及口渴喜飲癥狀;舌脈體現(xiàn)為舌紅苔黃癥狀,此外出現(xiàn)了脈細滑數(shù)的情況以及少津液的情況[6-7]。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的是基礎的治療,選擇西醫(yī)治療方式[8-9]。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要求患者減少每餐分量,增加每日餐數(shù),對飲食中的脂肪和糖類物質進行限制,為患者提供胰島素治療,采取靜脈推注給藥方式。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除了使用對照組的基礎護理方式之外,還增加了中藥治療[10-11]。用藥處方為:黃芩6 g;地龍、續(xù)斷以及桃仁各10 g;12 g的當歸;川芎、黨參、赤芍、炒白術以及山藥各15 g;6 g的生黃芪。對患者添加水劑量為500 mL,煎煮時間為30 min,最終煎至300 mL。對于最終形成的中藥湯劑,2次/d,150 mL/次,分別于早晚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的血糖情況,對妊娠結局進行對比分析。
1.5 統(tǒng)計方法
臨床使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展開所有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血糖控制情況采用t檢驗,用(x±s)表示,妊娠不良結局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情況
對比分析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情況,經過治療患者的血糖水平顯著下降(P<0.05);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血糖降低情況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 妊娠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的不良妊娠反應對比為,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從中醫(yī)領域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進行分析,糖尿病是氣虛血瘀病癥范疇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是嗜睡、胸悶、乏力等等,這些均是比較常見的癥狀[12-13]。觀察患者的舌質,可以發(fā)現(xiàn),顏色暗紫,舌苔薄而發(fā)白,脈象微弱無規(guī)律性。對于患者的治療,使用中醫(yī)治療方式的效果比較突出,能夠對患者的癥狀起到較大的改善效果,血糖控制情況理想[14-15]。中藥處方使用的黃芩和地龍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而當歸和山藥、黨參軍事益氣活血的藥物,赤芍和川芎、白術能夠清熱解毒,這些藥物均是針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理來進行治療的藥物,因此調和使用,能夠活血化瘀,對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16-17]。在此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了分析觀察研究,結果表明,準備前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情況要比對照組優(yōu)秀,而且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理想,兩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妊娠患者對比情況顯示,觀察組比對照組優(yōu)秀,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結果均表明了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要比單純西醫(yī)治療優(yōu)秀。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中接受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具有比較好的效果,能夠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很好的控制,發(fā)揮出較大的效果,臨床中患者的預后質量比較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苑鳳未,苑思坤,王庚南,等.經方活用治療糖尿病妊娠嚴重嘔吐伴發(fā)作性低血糖1例[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3,6(10):745-746.
[2] 徐趙江.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226-227.
[3] 齊麗麗,張素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J].河北中醫(yī),2010,32(10):1569-1570.
[4] 姚俐,黃倩文.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52例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5(21):79.
[5] 于四永,高慧,吳敬軍,等.妊娠期糖尿病系統(tǒng)診治對孕產婦并發(fā)癥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2):3599-3600.
[6] 葉茂秀,陳燕.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0):323-324.
[7] 區(qū)翠玲,鐘思苗,陳瑞芳,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超聲引導羊膜腔穿刺的配合及護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6(6):730.
[8] 徐趙江.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226-227.
[9] 王水娟.個性化健康教育應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1):106-107.
[10] 趙潔.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8):116-117.
[11] 白滿,繆桂芳.全程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9,27(1):46-48.
[12] 艾華,張志棟,陳志民,等.缺氧和收縮狀態(tài)下不同肌纖維類型骨骼肌葡萄糖轉運速率與肌糖原含量的關系[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27(2):165-169.
[13] 王成芳.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23):100-101.
[14] 王希敏.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11,24(8):48-49.
[15] 徐趙江.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226-227.
[16] 蔣盤華.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難點與對策[J].當代護士,2008(3):82-83.
[17] 李紅苗.護理干預在14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作用[J].中外醫(yī)療,2009,28(30):124-125.
(收稿日期: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