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彭永紅
班級營造“軟環(huán)境”育人策略談
文/中山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彭永紅
古語有云:“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很好的闡述了“環(huán)境育人”的這樣一個道理,給我們教師很好的啟示:班主任必須先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才能更好的育人,那么如何進行環(huán)境育人呢?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中專學生,成熟自主,他們的模仿力強,辨別能力強。在許多事情上,我覺得身教重于言教。舉個老掉牙的但卻非常有實效的的例子——“撿紙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教室的地面上紙片亂飛,說了好幾次都不見效,改成“身教”而不是“言傳”,老師進入教室,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紙片,就彎腰把它拾起來,然后放進教室的垃圾箱里。學生能沒反應嗎?再比如說——“穿校服”,老師是否該穿校服時穿校服?老師能做到,學生就不難做到了。這就是說讓所有學生都生活在老師的正確示范中,這就是一種正確導向的育人環(huán)境。
多元智能的發(fā)展理論最應該針對專業(yè)性學習的中職生,首先需要強調的是,老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是絕對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學生總會有差別,這就決定了作為班主任,接受每一個學生是無條件的。正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每一個都有被尊重的的需求,學生在學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關心、愛護、幫助和教育。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是學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的愛是博大的、精深的愛,它像陽光一樣,灑向大地上每一個角落。喜愛優(yōu)等生,歧視后進生,是班主任狹隘教育觀的表現。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說:“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不妨借過來說:“一個班主任愛優(yōu)等生是人;愛后進生是神?!碑斎唬瑢筮M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勞動,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誠的愛心,就會發(fā)現,后進生也有許多可愛之處,也有許多閃光點,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指導,就能促使他們不斷進步。這就是說讓所有學生都生活在班主任的陽光氛圍中,這就是一種溫馨的育人環(huán)境。
班主任工作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基本任務的。伴隨學生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所擔當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師益友的角色。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須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跡,與學生平等對話,建立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悅納,“無痕教育”讓學生在自由呼吸中的接受老師的引導。在學生人生成長階段,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已成為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核心,班主任則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促進者。中專生即將走向社會,等待他們的是一個五彩的世界,他們腳下的路在哪里?他們將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們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對中專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聲色俱厲的威嚴,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任他,與他平等對話,伴他成長的引路者,解惑人。這就是說讓所有學生都生活在班主任的平等對話氛圍中,這就是一種平等民主的育人環(huán)境。
“喚醒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把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達到了理解、執(zhí)行班主任意圖的目的。班主任盡可能減政放權,盡可能把班級管理看做是學生們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的事情。從組織結構的設計到職責權限的劃分,從活動的組織者到學生干部的教育,我們都應滲透這一思想。我們要通過班級管理這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面對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學生,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成長的過程必定陪伴著犯錯誤!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簡單地堵漏洞,死死盯住學生的言行,隨時以組織紀律管束之,而應當是做細致地疏導。在班級管理中要形成寬松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形成開放的班級文化氛圍,通過學生自主的管理,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這種教育效果與才能更持久!這就是說讓所有學生都生活在學生管理氛圍中,這就是一種主觀能動的育人環(huán)境。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