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玲
G420
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熱點之一,它既是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又是一項復雜巨大的系統工程。中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肩負著自身的歷史重任,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中學生素質意義重大。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數學素質,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圍繞這個熱點課題,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數學素質作一探討。
1、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數學要面向全體,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在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使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要求”并且盡可能的提高。要以人為本,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因材施教。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堂這主陣地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增強數學意識,會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處理各種現實問題,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我們通常所講的“要給學生授之以‘漁而不是只授之以‘魚”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學習函數時與商品銷售相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函數的思想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教育不僅要注意具體的解題技能方法,更應注意數學知識發(fā)生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優(yōu)良數學品質。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根據正確的思維規(guī)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它是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也是數學素質的核心。高考改革內容強調:“繼續(xù)發(fā)揮數學等基礎學科的作用,強調基礎性、通用性、工具性,將考查重點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币虼思訌娺壿嬎季S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數學教師的一大根本任務。
數學本身是一門演繹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的形成、發(fā)現過程。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教材編排體系,在課前深研教材、精心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改變駕輕就熟的“題型+方法”的教學方式,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克服學生思維的被動性,選擇自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給學生發(fā)現、創(chuàng)造的方法,啟發(fā)引導他們去思考、創(chuàng)造,讓他們在創(chuàng)造中學習,在發(fā)現中獲取,在成功中升華。具體地說,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概括性和創(chuàng)造性;利用知識應用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連續(xù)性和廣闊性;利用典型例、練習題的多解和延伸變化,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學習中經驗的積累和存在問題的矯正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3、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心理學表明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運用一切己知信息,開展能動思維,產生新穎獨特,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的智力品質。培養(yǎng)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是跨世紀人類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教會學生不斷實驗,大膽猜想是一種好方法。加強思想方法的教學,教會學生猜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與精髓,是核心,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是聯系各項知識的紐帶,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它比知識更具有普通適用性,抽象概括性。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并能終身受益。中學數學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換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數法等)、邏輯型(如類比、歸納、分析、綜合、演繹、反證法等)、宏觀型(如函數與方程、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歸納猜想、整體化歸、數學模型等)。
高考改革內容也強調: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礎上考察與高中水平相適應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突出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進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如猜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科學上突破、技術上創(chuàng)新等發(fā)明創(chuàng)造往往是從猜想開始的??晌覀冊谌粘=虒W中,往往過分強調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忽視實驗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覺得數學枯燥、乏趣、難學。
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進行猜想;通過對特例分析,歸納出一般(共性)的規(guī)律,作出猜想;通過比較、概括,得到猜想;通過從宏觀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嚴密數學證明。這樣“既教猜想,又教證明”,激勵學生猜想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也是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門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介紹一些科學家的著名猜想、科學發(fā)現的重大作用,如介紹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猜想、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等人的杰出貢獻,形成良好氛圍。只有敢于猜想、大膽假設,才能促進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促使思維打破常規(guī),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理論,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深遠意義。近幾年開放探索性問題教學、數學應用建模教學如春風般吹進中學數學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無疑具有巨大推進作用。
數學素質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多,我們還可以強化語言訓練,促進信息交流,提高綜合能力。教學中數學應發(fā)揮基礎學科作用,加強學科內聯系,挖掘各知識交匯點,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學科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正確運用數學語言加以表述。其它方法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