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祥
摘 要: 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為了適應知識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國家大力普及計算機技術,為了培養(yǎng)一批批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的科技人才,計算機課程應運而生。計算機以動手實踐操作為主,而計算機的基本課程主要在初中課堂,因此,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的整合和實踐相當重要。
關鍵詞: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教學方法;課堂實踐
G633.67
計算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走進千家萬戶,而伴隨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各中小學開展了計算機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計算機課程以上機實踐操作為主,所以對其基本操控能力有較為實際的體現(xiàn)。初中計算機課程是計算機課程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要做到有效讓學生清晰地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用途及基本操作,清晰計算機課堂教學與課堂實踐方法就必不可少。
一、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的意義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開始于我國上世紀末,當時計算機對于國民來說還是新鮮事物,但是它已經(jīng)滲透到社會化大生產(chǎn)中。此時的初中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學活動更多地是教授學生對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軟件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地是對計算機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方法思路的教學。而這些知識對當時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不是很突出。
隨著計算機在社會的普及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設備之一,成為人們休閑娛樂工作的必備條件。鑒于此,傳統(tǒng)的初中計算機教學課程標準早已不適用,之后一些列的新課程標準的推出充分整合了學生學習的特點、學生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學科的人文特點、實踐的特征等,此外還在計算機課程內(nèi)容實施上都做了較大的改進調整。教育教學方法的實施始終圍繞以學生為本。整合各種資源下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更加突出專業(yè)特色,貼近現(xiàn)實,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學科的特點。
二、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的整合及實踐分析
(一)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的探究
計算機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區(qū)別于其他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計算機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在我國以苦讀、積累、磨礪觀點的傳統(tǒng)教育學習模式之下很難在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主動性。故此,要對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進行適當整合。
1.實施興趣教學
計算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應用。這就要求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際動手操作為突破口。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計算機發(fā)展史采用情景教學模式的方法進行授課教學。比如在Photoshop教學時,教師可先向學生展示前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有自己動手做的欲望。教師可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讓學生編輯,比如動漫卡通人物、明星海報等。又如用奧運會世界各國獎牌獲得表進行Excel教學,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無論是使用計算機基本軟件還是訓練打字基礎,只要學生有興趣去學,才能有所收獲。初中計算機這門學科就是服務于現(xiàn)代生活的,盡管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nèi)容大部分不能夠直接接觸到實際生活,但是可以將課堂知識延伸到生活層面上。比如說:QQ聊天工具、酷狗聽歌軟件、PPS影音軟件以及迅雷下載軟件等,這些軟件的編寫制作都是依托于計算機語言,即機器語言,迅雷的高速下載是依托于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中的P2P的應用等。將學生們在生活中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或者硬件知識拿到課堂上進行講解授課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校內(nèi)課堂教學的模式逐漸轉變,自主學習是現(xiàn)代教學活動中常采用的模式。自主學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學習小組形式的討論式學習,即分小組討論式,這種教學方法并不是計算機學科教學的獨創(chuàng),在此之前國內(nèi)的一些初中或者有此初中的個別試點班級都是采用這種辦法進行課堂學習,并且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了生生互動。在初中計算機課堂中采用這種小組討論形式的教學模式是十分高效的。
3.開展實踐性教學
對于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最重要的莫過于實踐,計算機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習,其自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質。自初中計算機教學伊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計算機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教學實踐是初中計算機教學的重中之重。初中教師應當根據(jù)計算機的教學任務合理地設置實踐環(huán)節(jié),并在實踐上機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合理的設置教學實踐任務計劃,能夠將課堂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予以展示并進行適當?shù)耐貙?。教師應當不斷地摸索研究新的教學方案,多方法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實踐的分析
課堂教學的實踐,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相關技術。但是,實際的初中計算機教學整合實踐中還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師對整合之后的教學性質模式理解不到位,二是整合后的教學方法模式應用上出現(xiàn)一些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方面有偏差
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不是課堂上某一件任務或者一些任務亦或是成績就能夠體現(xiàn)出來的。信息素養(yǎng)是指包括信息檢索獲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利用、對信息的篩選理解,以及對信息所持有的態(tài)度等等。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快速瀏覽的能力、把握信息要點的能力、上傳下載發(fā)布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表述能力等等。
2.學生課前復習有指導性偏差
課前復習一直是課堂教育中所強調的內(nèi)容,但是這個內(nèi)容在長期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對于學生課前預習,應當內(nèi)化為學生的一種能力或者是知識水平的體現(xiàn),而不是為了教師更好地開展計算機課堂 教學所做的一種準備。課堂上一字一 句的照本宣讀式的教學模式應當摒 棄,拓展學生的課外讀物是關鍵,狹隘 的知識面一直限制了學生們綜合知識 體系的建立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 展。將豐富廣泛的應用實踐與枯燥無 味的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講解能夠幫 助學生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達到更 好的學習效果的目的。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出以 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這并不是學 生是主角、老師是配角。教師在課堂教 育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是課 堂的指揮者。過多的關注學生自身的 感受必將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控,從而 也達不到課堂教育教學的目的。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對于不同的教師來講,不能盲目地選擇,而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同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整合各教學方法,多在實踐中進行總結,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