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君?オ?
中學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不僅可以從根本上加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且對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其中,作文教學作為綜合反映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加強該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就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就從這一方面談談拙見。
一、實用性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實現(xiàn)教學的實用性,教師應將相應的寫作技巧教授給學生。對于中學作文來說,別具匠心的作文開頭很容易吸引老師的眼球,從而為作文加分,同時,恰到好處的結(jié)尾不僅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為作文畫上完美的句點。從實用性理念出發(fā),教師可以將作文得分的這兩個關鍵點講解給學生。華麗的開題會給閱卷老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精彩的結(jié)尾對整篇作文起道畫龍點睛的作用,完美的首尾呼應會使文章脫穎而出,從而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實用性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觀念中,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解析,而這同樣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不同類別的作文來說,其得分點與閃光點也有所不同。如象征性的作文應該通過敘述的形式來表現(xiàn)象征性的中心思想。不同的作文題目所象征的事物也有所不同,如在作文“父親的肩膀”一文中,將肩膀象征為職責,從而展現(xiàn)父親的偉大。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作文標題的象征意義需要學生自己領悟,以有效地挖掘出作文標題的意義,從而實現(xiàn)作文寫作的目的;若學生僅局限在父親的肩膀上,那么對題目的理解就過于狹隘了。肩膀象征著責任,父親的肩膀則表示其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學生也可以擴展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包括對祖國的責任。若學生對擬題人所預設的象征寓意準確把握了,那么作文就會獲得較高的評分。
此外,實用性的作文課要從多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借助各種方式把握作文寫作關鍵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以“假如我與心目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作文。對于這道命題作文來說,學生需對標題中的“英雄”和“一天”這兩個關鍵詞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在寫文章的時候明確文章的體裁,是議論文、抒情散文還是記敘文。學生在分析的時候可以得知題目中“英雄”的范圍主要限定在了歷史人物上,因此,可知整個命題形式比較適合記敘文,在此學生可通過“一天”的事件描寫來論述“我”與英雄的交流,進而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進行生動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此外,學生在分析這道命題作文時還需要關注字數(shù)、書寫要求和標點符號等細節(jié)問題。由此可見,深入挖掘作文題材、探究主題對寫好一篇文章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創(chuàng)新性
在中學作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強化學生作文的創(chuàng)新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生活與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觀察力。對于學生來說,作文就是生活、情感、感悟的一種表達方式,通過作文,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具體地表達出來。寫作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作為寫作素材,因此,教師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作文寫作實際上也是一個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可以充分展現(xiàn)出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作文寫作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以往的作文考試中曾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爸爸為了送我去考試,在路上不小心被車撞倒去世了,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完成了考試,并獲得了第一名?!边@樣的語言表述讓讀者一看就知道是謊言,因此
學生一定不要以此作為寫作范本。雖然事情可能發(fā)生,但其太具巧合性,這樣的編造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甚至會導致讀者的反感。
寫作一定要講究真實性,還要與時俱進,有創(chuàng)新性。如在寫父親時,首先都會想到父親是默默無聞的形象,學生可以大膽想象,表達出父親不含蓄的愛,轉(zhuǎn)變以往固有的思維模式,利用大逆轉(zhuǎn)的思維模式吸引讀者的眼球。葉圣陶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可以看出,“思”“情”非常重要。語文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看書記筆記,積累素材,提高語文素養(yǎng)。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以生活為依據(jù),有可行性和真實感,通過辯論、游戲競賽、多媒體形式幫助學生儲備知識,備戰(zhàn)高考。
綜上所述,對于中學作文教學來說,強化作文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對提高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具有一定的意義與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此給予一定的重視與關注,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樹立全面的作文教學理念,從而有效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目標。總而言之,中學作文可以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學生應加強自身的學習,并著重培養(yǎng)作文寫作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積累并夯實寫作基礎,從而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章。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市職業(yè)高級中學(62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