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明
摘要:朗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初中語文老師應當對此加以重視。筆者在文中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朗讀教學策略展開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心得
G633.3
當前初中語文老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朗讀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并且學生的朗讀方式單一、朗讀面窄,導致初中學生的朗讀質量較低。這些問題不僅阻礙學生朗讀能力的發(fā)展,也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語文老師應當重視朗讀教學,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創(chuàng)新朗讀形式、在課堂上做好示范朗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
(一)老師對朗讀教學不夠重視
當前初中語文老師對朗讀教學普遍存在不夠重視的問題,一般有兩個方面原因,一,初中語文老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學生在考試中多取得分數(shù)才是正道,考試中又不考朗讀,與其將時間花在朗讀上,還不如多做題比較實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師認為朗讀很容易,只要學生認識字都會朗讀,花時間教學生朗讀既費時又費力。因此,很少有語文老師對朗讀教學加以重視[1]。
(二)缺乏課堂指導,學生朗讀質量低
語文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學生朗讀一篇課文,聲音小,停頓多,磕磕巴巴,讀完一段完整的話很吃力,而且聲音干癟沒有絲毫感情。一篇文章讀出來不僅沒有美感,而且還讓聽眾在云里霧里。但是很少有語文老師對其進行認真指導。語文老師只看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讀音錯誤,然后在點評上僅以是否流暢為評價標準,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也很難正確換氣、發(fā)聲,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停頓、快讀、慢讀,導致學生的朗讀質量低[2]。
(三)朗讀方式單一,朗讀面較窄
當前初中語文課堂中,語文老師采取的朗讀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一般都是讓全班學生齊聲朗讀,一些朗讀不夠好的學生也在里面濫竽充數(shù),老師很難發(fā)現(xiàn),也就沒有辦法發(fā)現(xiàn)其問題并進行指導,除了齊聲朗讀之外,語文老師一般只找?guī)讉€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而且也只是走走形式,老師注重的是對課文的講解,學生的朗讀實踐不充分,老師因為趕教學進度,也不給學生做范讀,導致朗讀教學毫無效果。
二、新課標下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策略
(一)老師做好朗讀示范,或者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
初中學生有著強烈的模仿心理,因此,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朗讀示范。要想讓學生進步,首先就得讓學生有一個參照的標準,有一個目標,如果學生沒有聽過正確的朗讀方式,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朗讀與優(yōu)秀的朗讀差別在什么地方。因此,語文老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做好朗讀示范,學生只有參照了老師的朗讀,才會知道自己的朗讀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3]。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借助當今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多媒體能夠給學生展現(xiàn)視頻和音樂等多種形式的內容,讓學生受到感官上的體驗,這樣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模仿欲望。學生通過老師的朗讀和多媒體朗讀,就能順利把握文章的基調。例如,在朗讀《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現(xiàn)出一段視頻,視頻中的畫面即作者筆下描寫的畫面,在作者九年的成長歷程中,母親是如何一點一滴教育他的,如何將愛和關懷一點點滲透到作者的生活之中,繼而給他造成很深很大的影響。視頻的配音就是《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朗讀,學生看著畫面,聽覺和視覺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心靈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多媒體朗讀能夠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多媒體讀的深情,學生聽的忘情,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基調,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老師的示范朗讀同樣如此,抑揚頓挫,情感把握準確,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模仿興趣。
(二)創(chuàng)新朗讀形式,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語文老師采用的朗讀教學方式單一,除了讓全班學生齊聲朗讀,就是找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朗讀,并且都是照著課文一字不落的朗讀,枯燥乏味,單一無趣,很難激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因此,語文老師可以創(chuàng)新朗讀形式,借此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4]。筆者認為,語文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創(chuàng)新語文朗讀形式: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種很好的朗讀方式,分別讓學生扮演角色進行朗讀,這種對話形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找一個同學扮演皇帝,兩個個同學騙子扮演裁縫,一個同學扮演說實話的孩子,幾個同學扮演大臣,還有剩下的同學扮演老百姓。大臣在說“哎呀,美極了!真是美極了!”一定要將那種心虛但是有故作鎮(zhèn)定的感情朗讀出來。孩子在說“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穿呀!”這句話的時候,要將孩子天真單純、真誠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在這種覺得扮演之中,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在其他同學的帶領下很容易走進課文,仿佛置身在作者筆下的情境之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2.配樂朗讀。朗讀是一門藝術,如果老師能夠借助音樂這門藝術對學生進行指導,將會使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例如在學習《珍珠鳥》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百鳥爭鳴”的音樂,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美好境界,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又如在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陜北高原特有的打鼓聲,學生在這種豪邁、壯闊的鼓聲中,朗讀的熱情和激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朗讀效果也會更好。
(三)豐富課外朗讀,保證朗讀效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僅僅靠課堂上的朗讀時間是不夠的。老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課后朗讀,并和學生的家長做好配合工作,讓學生的家長做好監(jiān)督作用。老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些的名著,如《魯濱孫漂流記》、《老人與?!返茸x物,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很容易走進作者筆下的世界,長期性的練習,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這對提高朗讀效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朗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師應當重視朗讀教學,帶領學生讀出語文的美、感受語文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涵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積極發(fā)展,落實好新課標對朗讀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楊樂.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9):03-06.
[2]溫春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打造初中語文有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6(36):05-07.
[3]朱朝浪.初中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途徑[J].亞太教育.2016(35):02-06.
[4]曹甫臣.淺議初中語文積累的策略[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6(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