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超
河南許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許昌 461000
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術臨床分析
譚偉超
河南許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許昌 461000
目的 探討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05—2016-02間收治的68例甲狀腺腺瘤患者,根據(jù)手術方法不同分為2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開放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觀察組給予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比較2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術后第1天引流量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具有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勢,患者滿意度高。
甲狀腺腺瘤;甲狀腺腺瘤摘除術;腹腔鏡
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的不足之處是術后頸部瘢痕暴露于體表,嚴重影響患者的外部美觀[1]。2014-05—2016-02間,我科對接受甲狀腺腺瘤摘除術的68例患者分別實施開放手術和小切口內(nèi)鏡手術,現(xiàn)對兩種術式的效果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8例患者均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術前彩超檢查、術中快速病理學檢查及術后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單發(fā)甲狀腺腺瘤。依照不同手術方法分為2組,各34例。對照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26~68歲,平均46.8歲。觀察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25~67歲,平均45.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觀察組:行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取胸骨切跡水平上1 cm切口,長1.5~2 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適當上、下游離皮瓣。置入5 mm的腹腔鏡,用超聲刀切開白線直至甲狀腺固有被膜。向前外側提起頸前肌,在甲狀腺兩層被膜間的疏松結締組織中,鈍性游離出患側腺葉。直視下用超聲刀對腺瘤進行分離切割,將腺瘤 (含周圍少許甲狀腺組織)完整摘除。創(chuàng)面暫時用小敷料壓迫止血。待快速病理檢查結果提示為甲狀腺腺瘤后,取出壓迫止血小敷料。創(chuàng)面嚴密電凝止血后安放細引流管,退出腔鏡。使用無創(chuàng)縫合線將切口行皮內(nèi)縫合。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開放手術。取胸骨切跡上2 cm的弧形切口長6~8 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沿頸闊肌深面上、下游離皮瓣。切開頸白線至甲狀腺內(nèi)、外被膜間的疏松結締組織,鈍性游離出患側腺葉。使用電刀將腺瘤 (含周圍少許甲狀腺組織)完整摘除。其余步驟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時間等進行比較。術后3個月調(diào)查患者的美容滿意度。
2.1 2組手術情況比較 2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第1天引流量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比較 ±s)
2.2 2組患者對美容效果的滿意度比較 2組患者術后均獲隨訪3個月,對照組非常滿意10例,滿意12例,不滿意12例,滿意度為64.7%;觀察組非常滿意17例,滿意15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腹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已在臨床逐步開展。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術野清楚,可順利完成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術后頸部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佳,易被年輕女性患者所接受。但腹腔鏡輔助下甲狀腺手術對術者的要求較高,術者不僅具有扎實的甲狀腺解剖學基礎,而且還必須能熟練進行腹腔鏡操作,并能夠妥善解決術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以避免發(fā)生并發(fā)癥[2-3]。由于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的治療費用比傳統(tǒng)開放手術較高,因此選擇手術方式時還應考慮到患者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4]。我們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腺瘤摘除手術,患者住院時間和術后第1天引流量均顯著低于行傳統(tǒng)開放手術的對照組患者,且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效果肯定。
[1] 常亮.小切口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5):83-84.
[2] 袁松林.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甲狀腺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的比較[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2,18(11):1 186-1 188.
[3] 崔進軍,宗林.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3,13(4):379-380.
[4] 靳小建,盧榜裕,蔡小勇,等.完全內(nèi)鏡雙側腋窩同側乳暈徑路甲狀腺手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22(11):1 441-1 445.
(收稿 2016-11-12)
R736.1
B
1077-8991(2017)02-0061-02